全心思齐网

三岁多的小孩非常自私,不愿分享,一直哭闹正常么?

以下回答主要依据个体心理学和蒙台梭利教育和正面管教的理论。

根据个体心理学专家阿德勒的研究观点——小孩性格的形成一般在12岁之前,主要在六岁前。但是,并不是说形成了主要的性格特质小孩就不变了,他还是在变化中,需要教育的。

首先,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有事说事,不要因为一两件事就急着给孩子贴标签:非常自私。贴了标签,大人和孩子的互动中会流露出来对孩子标签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就是标签下的样子。久而久之,孩子会在这种心理暗示下真的形成标签下的问题。

其次,三岁是孩子物权归属和自我意识的敏感期。蒙台梭利教育的创始人意大利医学博士玛利亚认为,在孩童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敏感期,家长要理解孩子的敏感期。所以可以通过语言引导、互换角色扮演、行为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分享,但是分享行为是不能强制形成的。

最后,三岁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家庭的成员可以在生活中就从自己做起,让孩子生活在互相关爱、互助分享的家庭氛围中,那么孩子不养成这种行为习惯都很难。比如,吃饭时好吃的互相分享,拎东西家长一起分担,家务一起分担等。

希望对你有用。

匿名回答于2019-05-26 21:41:47


家长要正确指引,比如宝宝在玩玩具或者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要一起分享 如果他不理解,你可以拿他喜欢吃的或者玩的,在他旁边,让他向你要 然后你不给他 ,再问问他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三岁的孩子可以理解这些话了

匿名回答于2019-05-26 22:34:40


首先,要对家长说:请不要要求孩子分享,更不要半强迫式的引导孩子分享。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是以“我”为中心发展到“我是我,你是你”这样一个过程,对物品的所属权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有些人在用一生治愈童年,因为童年时候最没有反抗能力,但是伤害却最深远。

其次,请给孩子一个充足的物质和充足的爱。对孩子而言,什么是分享?就是我有,我足够了,我愿意拿出来给你。如果孩子自己尚且没有得到满足,又何谈准备好分享了呢?

这里,充足的物质并不是要很多的意思,而是满足了孩子内在的需求即可。

最后,请家长记住,所有属于孩子的物品,那么所属权是孩子的。孩子有权力决定,是否愿意分享,或者分享给谁。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发育过程,要尊重孩子的决定。一句话,在涉及孩子的事情上,脸皮要够厚,旁的人爱说什么一边说去,我就认准了,分享,只是孩子得到了令孩子满足的爱和物质之后,一个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动作,仅此而已。

匿名回答于2019-05-26 22:44:49


孩子才三岁多,就期待他愿意分享,而因为不愿意分享,就被冠以“自私”的帽子,这是很不合理的。


很多大人认为分享是一种美德。然而,让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出去后,他就能领悟到分享的真谛吗?


孩子的世界很小,在三岁多的孩子眼中,零食、玩具就像大人的房子、车子和收藏一样重要,并无区别。家长有没有想过,当你让孩子把自己的零食、玩具分享给别人时,是在要求孩子那一刻将自己的心爱之物拱手让人。


即使家长要求孩子分享的东西也来自父母,但当家长买回来把它交给孩子的那一刻起,就完全属于孩子。


当你鼓励或者要求孩子分享时,请思考这个行为背后所代表的意思,试着站在孩子的年龄来思考换位思考他们的感受。你所以为的美德,在它看来说不定就是剥夺。

匿名回答于2019-05-27 01:40:07


我认为正常。

我宝快三岁了,也是不愿意分享,甚至不愿意交换。其实在他两岁半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时间,他是愿意交换分享的。现在也不记得什么原因,他就不愿意交换,不愿意分享了。每次有东西要分享,别人想跟他交换的时候,我都跟他说,他不愿意就算了,东西是他的,他有权利做主。

现在快三岁了,偶尔愿意分享,大部分都不愿意。可能,在很多奶奶带的宝宝看来,这样不好,但我想让他清楚,有些事他是可以做主的,当然有时候别的小朋友希望与他交换,希望他分享的时候会说,你不跟我交换,不与我分享,我以后不跟你玩了。那别人不跟他玩,他就应该承担这样的结果。所以,就是让他明白,他的东西他可以做主,别人的行为别人也可以做主。就这么简单。

所以,我认为三岁多不愿意分享很正常。

匿名回答于2019-05-27 02:49:06


三岁多的小孩正是自我意识萌芽之时,这时的小孩还不懂得分享意识,反而对给“你的”“我的”界限十分分明,如果大人硬是强迫小孩去跟别人分享,小孩的意识是:嗯,分享就是大人把我喜欢的东西让给别人,或者认为分享就是从别人手里抢东西。

所以三岁多的小孩不愿跟别人分享十分正常,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能强迫小孩跟别人分享。

匿名回答于2019-05-27 05:39:50


你好!现在每家都是一个宝宝,而且比较溺爱,所以会出现性格自私不懂分享,最好平时带宝宝多出去玩,和小朋友多接触,尤其是玩玩具的时候要告诉他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玩,别人也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你玩时间长了就会好的。3至4岁儿童普遍显现“利己”倾向,且三岁处于第一个反抗期。不愿意分享是正常的,不要强迫孩子,慢慢引导。

匿名回答于2019-05-27 06:36:26


您说的现象属于正常,但家长需要注意。孩子因为不分享引发家长对该行为的指责,评判孩子的行为对其贴标签,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两三岁的孩子常常喜欢把“我的”、“这是我的”挂在嘴边,只要别人走上前动了某件物品都会强化Ta对该事物的占有欲。这说明孩子正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开始独立了,这种占有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中的一部分。反而是家长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过多的干涉,会因为不分享被家长指责产生消极情绪,负面强化了“分享”触发的痛苦情绪。

家长需要站在孩子的认知角度帮助他们启发学习,针对分享的困扰,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例如:踢球游戏,家庭中可多人参与,告诉孩子游戏规则,相邻或对角传球,传球次数越多得分越高(得分可以建立在喜欢的事物上),让孩子体会因为传递、分享带来的快乐。也可以通过绘本和动画的片的方式穿插学习,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启发并成功引导行为。

匿名回答于2019-06-08 21:22:1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