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保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保”字的本义是“在背上背着个孩子”。  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左边是一个面朝左的大人,其手臂向后伸的特别长,右上角是一个婴儿,表示这个大人背上背着一个小孩儿,关心备至,细心照理。它是个会意字。金文的字形更为形象,人们一看便可以知道它的含义。篆文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右边的“人”简化成了“亻”(单人旁),“婴儿”的底下又加了两撇,似乎是把孩子的腿报了起来。楷书的字形基本沿袭了篆文的结构,只是把篆文的曲笔变成了容易书写的直笔。  “保”的本义“负子于背”(在背上背着孩子),唐兰在《殷墟文字记》里说:“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子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意思是说:在背上背孩子叫做“保”,后来引申为背孩子的人为“保”,再引申就有了“保养”的意思。《尚书·康诰》里有“保赤子”的话,意思就是“保养好出生的婴儿”。后来从“保养”又引申出“抚养”、“保姆”等义。今天我们所说的“保姆”的含义就是雇人看小孩儿,恰恰符合了“保”字的本义。后来的“担保”、“保证”等义都是从“保护”这个义上引申出来的。

匿名回答于2019-07-24 00:52:01


隋唐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察举制近乎消失。唐太宗曾准备允许自举,被魏徵劝止。宋朝又有“保任”之制,保任是荐举的一种新形式。上自侍从、台谏、馆学,下至钱谷、兵武之职,有时也用荐举的方式选任。荐举者(举主)对被举者负有法律责任,如被举者犯罪,举主要连坐。根据司马光的建议,荐举分为10科,如第一科叫“行义纯固可为师表科”。中高级官员每年须于10科内举3人,于中书登记人册,以备选用。

匿名回答于2022-01-14 08:43:5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