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于姜姓。据《通志》载:“柴氏,姜姓。齐文公子高之后。高氏傒,以王父字为氏。十世孙高柴,仲尼弟子。柴孙举,又以王父字为柴氏。汉有棘蒲侯柴武。裔孙守礼。五代后周周太祖无子,以守礼子荣为嗣,是为周世宗。”《姓考》载:“齐大夫高张食采于柴,因氏。”又《千家姓》载:“平阳郡。”焦作柴氏为明初平阳郡洪洞柴家垣(庄)移民。
2、源于鲜卑族和氐族、羌族等,出自东汉时期鲜卑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东汉初期的鲜卑吐谷浑部,亦称阿柴氏、阿赀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柴氏、赀氏。正确读音作zhài(ㄓㄞˋ),今音读作chái(ㄔㄞˊ)亦可。
3、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蒙古族柴尔吉惕氏,源出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开国功臣阿剌忽失所属的吉惕忽里部,在成吉思汗大分封时,阿剌忽失管辖五个汪古千户,柴尔吉惕氏是吉惕忽里部的一个分支,以部为姓。在明朝中叶以后,明朝赐降明有功的蒙古人柴尔吉惕氏即以原部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即改汉字姓为柴氏。
⑵.蒙古族海鸠特氏,源出成吉思汗铁木真左帐卫队的称呼,蒙古语“海鸠特”的汉义即为“偏坡、旁侧”,延伸义为“左侧护卫”。其在元朝末期即有改汉字姓为柴氏者。
⑶.蒙古族哈吉古特氏,原为回鹘民族,其实为西夏党项民族的一支,后在大蒙古汗国时期归附于成吉思汗,称“哈吉古特”,汉字义为“遵从圣者”,后多改汉字姓为柴氏。
匿名回答于2021-11-25 00:33:15
高柴(前521年-前393年),华夏族,齐国人。东周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季臯、季子臯,少孔子三十岁。孔门弟子中从政当官最多次、最长久、最公正廉明、最得民心的父母官,也是孔门中最长寿、最大智若愚的贤孝之才,享年128岁
匿名回答于2022-09-02 0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