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0-12-02 13:47:02
部首: 讠
笔画: 5
五笔: YHG
五行: 火
繁体: 讓
结构: 左右结构
基本释义
[ràng]
1.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 。
弟弟小,哥哥~着他点儿 | 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
2.请人接受招待 。
~茶 | 把大家~进屋里。
3.索取一定的代价,把财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别人 。
出~ | 转~ | 那辆旧车~出去了。
4.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 。
谁~你来的? | ~我仔细想想 | 要是~事态发展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
5.避开;躲闪 。
~路 | 请~开点儿。
匿名回答于2022-01-18 18:20:46
让,读音为ràng,最早见于楚系简帛时代。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让”字基本含义为不争,尽着旁人;引申含义为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如转让。
在日常使用中,“让”也常做动词,表示推举。
“让”初见于楚系简帛时代,形声字,从言,表示言语责备;从襄,襄有高义,表示高声责备。简体字从讠、从上,表示尊长高声责备,或在言行上礼让尊长。后来“让”逐渐发现于说文小篆中,楷书体和繁体的“让”都从秦系简牍演变而来。
匿名回答于2022-07-12 18:20:34
让,读音为ràng,最早见于楚系简帛时代。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1) (形声。从言,襄(xiāng)声。本义:责备)
(2) 同本义
让,相责让也。——《说文》
诘责以辞谓之让。——《小尔雅》
让,责也。——《广雅》
且让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让不贡。——《国语·周语》
鲁人以为让。——《史记·齐世家》
众知有为,因让之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让书(有责备言语的书信);让勖(既责备又勉励);让诮(责让讥诮)
(4) 退让;谦让
让者,礼之主也。——《左传·襄公十三年》
让文之材也。——《国语·周语》
让,推贤也。——《国语·晋语》
允恭克让。——《书·尧典》。郑注:“推贤尚善曰让。”
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
尧让天下于 许由。——《庄子·逍遥游》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坐,不让,欲欢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让梨觅枣(比喻兄弟间的手足情爱);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各不相让;寸步不让;让棋;让衢(让路);让再让三(三番五次地推让);让客(礼让客人);让德(谦让的品德)
(6) 推举
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李致远《还牢末》楔子
(7) 以一定代价将东西的所有权转给他人
把房子让给远房几家族人来住。——《儿女英雄传》
薛家伏势倚情,偏不相让。——《红楼梦》
(8) 又如:让与(把财物或权利移转于别人);让禄(把利禄移转给别人);让国(把国君的地位让给他人);让名(把名誉让给他人);让价;让利销售
(9) 请,邀请 。如:把他让进门来;把客人让进里屋
匿名回答于2022-07-12 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