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壤肥沃;宜农荒地多。 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使得黑龙江省、吉林省皆为农业大省,其中黑龙江省粮食总产多年全国第一,吉林省粮食...
2.
有适合农业生产的气候。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而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
匿名回答于2021-01-09 00:23:23
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构成的区域,简称东北。
东北,古称营州、辽东、关外、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东北”一词,起源较早。《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是从地理方位上将中国分为四方四隅,东北为其一隅。其后《淮南子·坠形训》:“东北薄州曰隐土”亦本此意。辽金之际,设有东北路统军司、东北路招讨司等官职,赋予东北以区域管理之意。明清之时,“东北”一词已将方位和区域之意合二为一。清人曹廷杰在《东北边防辑要》中写道:“朔方备乘于中俄交界考据说明,顾其时俄人乘隙窥我东北。”
历史上东北地区在清朝时期由盛京将军总管,后分设盛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将军管辖;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中共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所管辖。管辖范围包括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尚有康熙二十八年尼布楚城定议界碑,故其书于东北边界,凡中俄分属山川,不惮详述。”其中“东北”一词即与现今所言之东北意思相当,只不过所指范围较今东北为广,“凡东北滨海之地,悉隶提封之内”,包括外东北领土。
1945年至1954年中共设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以辖辽东、辽西、热河、内蒙古自治区、吉林、松江省、黑龙江7个省区。许多人会混淆东北地区与行政区划 ,但只有个别时期,东北地区才与东北所处的行政区重合。比如清朝1636--1644年盛京总管;1947--1954年东北人民政府,东北人民政府管辖的7省区就是(截止到2018年)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匿名回答于2021-01-09 00:23:25
匿名回答于2021-01-09 00:23:33
东北地区有很多为人所知的特点:火热的情感表达、粗犷的行为特征,勇往直前的传统取向,直来直去的思考风格,热情慷慨的交往方式,再加上极具亲和力的东北方言……
匿名回答于2021-01-09 00:23:39
匿名回答于2021-01-09 00:23:41
东北包括三省,简称东三省,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位于山海关以东以北,是我国最北面,与俄罗斯接壤。 1、地理地位 东北三省还是沟通东北亚和欧洲之间里程最近的大陆桥的重要中间站和联络点,区位优势显著。2、气候
东北三省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地形以山地、平原、河流为主。分布的长白山、大小兴安岭是东北生态系统的重要天然屏障;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松花江、东辽河、西辽河、鸭绿江等主要河流发源这里,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3、资源
东北三省物质富饶,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矿产生产基地,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的林业用地面积达3875万公顷,占全国的14.7%,森林覆盖率达39.6%,远远高出全国森林覆盖率16.55%的水平。这里的油母页岩、铁、硼、菱镁石、金刚石、滑石、玉石、溶剂灰岩等矿产的储量均居中国首位,辽河油田是中国第三大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中国的15%和10%。这里的东北虎、紫貂、丹顶鹤、梅花鹿、大马哈鱼、黑熊、飞龙、猴头、人参、黄芪、松耳等驰名中外。
匿名回答于2021-01-09 00:26:10
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
匿名回答于2021-09-12 11:55:23
东北是个好地方,我爱大东北。
匿名回答于2021-09-12 1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