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指事”,许慎给予它的定义为:有的字一眼看上去便能识其大体,再略加仔细观察就可以得出其意义所在,比如上、中、下、本这些字。
其二“象形”,许慎认为,这类型字的特点是照葫芦画瓢,字体的字形结构与其实物的形象相仿,因此只要看到文字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比如日、月、牛、羊等等。
其三“形声”,许慎解释称这一类的字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形符,表示字义的属性,另一部分为声符,表示声音的属性,比如江、河、杨、柳等等。
其四“会意”,许慎认为这类字通常是会和后能成意,即由若干符号通过相互组合形成联系,从而表达某种含义,有取、朝、暮、牧之类。
其五“转注”意思为两个字如果部首相同,则它们之间则含有一定的引申意义,如老、考。
第六“假借”,许慎的意思为有些词意本没有专门为其造字,就在现有的字中挑选了一个读音相仿的来替用,久而久之,这个字就归其意所有了,比如“莫”就是这样得来的。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1:27:30
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1: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