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四德”是指:德、言、容、功,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言语(指有知识修养,说话得体,言辞恰当);其次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最后是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儒家孟子提出“四德”,既“仁”,“义”,“礼”,“智”。
易家以元、亨、利、贞为四德。
儒家以孝、悌、忠、信为四德,指置善、事长、立爱、结旧四种德行。
八观:
八观,就是依据人在不同环境的表现来识才。《吕氏春秋》中的“八观”包括: (1)通则观其所礼。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
(2)贵则观其所进。一个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荐什么人。他提拔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什么样的人。
(3)富则观其所养。一个人有钱了,要看他怎么花钱,给谁花,花在什么地方。人穷的时候节俭不乱花钱,那是资源和形势造就的;人富了以后还能保持节俭,才是品行的体现。
(4)听则观其所行。听完一个人的话,要看他是不是那样去做的。不怕说不到,就怕他说了做不到。
(5)止则观其所好。通过一个人的爱好,能看出这个人的本质。
(6)习则观其所言。第一次跟一个人见面的时候,他说的话不算什么。等相处得久了,再听听他跟你说什么,是不是跟当初一致,跟当初的差别越大,人品越不好!
(7)穷则观其所不受。人穷没关系,穷人不占小便宜,这样的人本质好。
(8)贱则观其所不为。人地位低没关系,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人本质特好。
“八观”中至少占六条,才能算本质好;战五条算及格;五条以下就太可怕了,不能考虑。人情皆欲求胜,故悦人之谦。谦所以下之,下有推与之意。是故人无贤愚,接之以谦,则无不色怿。”这就是说,人情都想求胜,因此,都喜欢别人的谦虚态度。
匿名回答于2021-02-08 11:43:39
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涌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家庭美德的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个人品德简单说:勤奋刻苦,勤俭自强,正直善良,克已奉公,见义勇为。
匿名回答于2022-05-03 0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