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卓越而明智。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若令各守洗耳之高,人执耦耕之分,则稽古之化不建,英明之盛不彰。”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六:“ 李太后 与宣政使 王继恩 忌太子英明,阴与参知政事 李昌龄 ……谋立 潞王 元佐 。”《东周列国志》第一○四回:“ 秦王 年长,英明过人。”
2.卓越而明智的人。
唐 欧阳詹 《送张尚书书》:“伏计尚书饱见。
匿名回答于2021-10-17 19:49:49
匿名回答于2021-10-17 19:59:40
如果让一个年轻人去做一项比较艰难的选择的话,那么他的选择十有八九是错的。
匿名回答于2021-10-17 19:48:31
印度引导的作用是非常。需要和必要的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匿名回答于2021-10-17 19:50:52
出处:晋·葛洪 《抱朴子·嘉遯》:“若令各守洗耳之高,人执耦耕之分,则稽古之化不建,英明之盛不彰。”
翻译:卓越而有见识,英明的决策,指在做事情的时候可以理性的思考问题,提出最合理的处理方法。
引用:申伯纯 《记“西安事变”》:“党中央和毛主席正确地分析了事变的前途,英明地决定了党的基本方针:坚决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2、卓越而明智的人。
出处:唐·欧阳詹 《送张尚书书》:“伏计尚书饱见英明特达,必不之爱。”
翻译:如果尚书多见见卓越而明智的人,就不会喜欢那些平凡的了。
读音:yīng míng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睿智 [ ruì zhì ] 亦作“ 睿知 ”。聪慧;明智。
引用:郭沫若 《天地玄黄·历史的大转变》:“而在这里当然也要靠人类的睿智继续作正确的领导。”
2、贤明 [ xián míng ] 有才德有见识。
引用: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玉人哪,你是一位这样智慧、贤明的阏氏啊?”
反义词:
1、昏聩 [ hūn kuì ] 眼花耳聋。比喻愚昧,糊涂。
引用: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真是太费唇舌,我们的君侯昏聩到了那样的程度!每天只是打瞌睡,你给他说过的话,一转身他便忘记了。”
2、昏庸 [ hūn yōng ] 糊涂而愚蠢。
引用:茅盾 《昙》五:“我也不是老朽昏庸的顽固派,只听了媒人的话就说行;我让你自己也去看看人品,还不好么?”
3、愚昧 [ yú mèi ] 愚蠢而不明事理。
引用:艾青 《光的赞歌》之五:“愚昧就是黑暗,智慧就是光明。”
查
匿名回答于2021-10-17 19:52:30
英明一般用于领导人在做某项决策时候会用到的词语,或者是处理事情是做的方法,受到大家的认可,英明说明这个人有聪敏的才智,有明锐的头脑,做决策方向很对,这样的人就是别人口中英明的人。
匿名回答于2021-10-17 19:56:00
再比如一个人外出打工,主意以定,干脆果断启程,不管外面世界多么复杂,工作多么艰难,生活多么艰苦,克服重重困难,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那怕是失败而告终,也是自己英明决策,也无怨无悔!
匿名回答于2021-10-17 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