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和州策知县很势利眼,对刘禹锡故意刁难。按规定,县里应该给通判在县衙里安排三间三厢房子。可策知县嫌刘禹锡碍眼,竟把他撵到城南的江边去住。刘禹锡对此不仅没有怨言,还高兴地在门上贴了一幅对联:
面对大江观白帆
身在和州思争辩
策知县见刘禹锡不仅不低头,还要和自己“争辩”,很生气,于是又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城南迁到城北,面积也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州治历阳德胜河边,刘禹锡看到门前垂柳依依,河水潺潺,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
垂柳青青江水边
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见后更加气恼,再次把刘禹锡的住房调到县城中部,让他再也看不到河水垂柳,而且只给了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刘禹锡看策知县三番五次刁难自己,很是生气,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那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篇区区81字的短文,写得极有特色。首先是立意高,室以陋为名,而作者并不以陋为耻、为忧,原因是“惟吾德馨”。居室的“陋”与主人的“德”,形成强烈的反衬,所以发出“何陋之有”的感慨。
匿名回答于2021-06-20 02: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