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小故事。
传说宋神宗年间,北方的辽国派了一个使臣来到大宋。
这个使臣虽出身蛮夷,但却博闻强记,还写得一手好字。
他来到汴京后,常常出入翰林院,用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为难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被搞得焦头烂额,最重要的是有些问题他们也答不上来,弄得一向以“礼仪之邦”自称的大宋臣民很是没面子,于是神宗便请来了大文豪苏轼。
苏轼见到辽国使臣的时候,也不多话,只是在纸上写了首诗,道:“我这有一首七绝《晚眺》,请先生念一下。”
辽国使臣以为苏轼会出什么样的难题,没想到只是让他读诗,心想:“读诗有什么难的,看来苏轼也不过如此。”
可是他一看那张纸便惊呆了,只见纸上写着12个字,或长或短,或竖或横,或正或倒。
他看了半天也不得其法,不禁汗流浃背,这才明白苏轼之才,从此再也不敢在宋人面前妄自尊大。
匿名回答于2021-08-10 08: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