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19-03-29 22:19:31
匿名回答于2019-03-30 19:44:14
匿名回答于2019-03-29 19:49:39
匿名回答于2019-03-29 20:01:59
匿名回答于2019-03-29 20:04:05
匿名回答于2019-03-29 22:06:20
宗教文化,
人世间文化,
自然界文化。
匿名回答于2019-04-03 02:44:21
在世界上其实有三大文化圈,我们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属于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范围,也是流传的最完整的一个古老的文化圈,虽然中间有过许多困难但是我们,我们的华夏文化其实也就是儒家文化,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儒家文化是从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直影响了我们华夏文明到现在,足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另外一种世界上影响比较大的文化就是西方的个体文化,也就是我们说的西方文化,从真正的文化角度来说,世界上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就只有我们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以我们华夏文化为主体,西方文化属于个体文化,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体性的利益,我们东方文化讲究的是整体性的利益,所以双方的观念存在不小的区别,但是这些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过程而已,只是道路上的不一样。
世界上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多民族融合到一起形成的宗教文化,这个宗教文化就是伊斯兰文化,出自于西亚北非中东地区,是阿拉伯文化,突厥文化以及 波斯文化的融合组成的一种宗教文化伊斯兰文化,这个文化的形成其实就是这几个民族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宗教信仰文化,主要影响区域在中东北非和西亚地区。
西方的个体自由文化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宗教文化的代表,这个宗教其实就是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在三大文化圈中只有我们不是宗教信仰主体文化,伊斯兰教影响的地方就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圈,基督教影响的地方就是一个西方文化圈,这是近现代影响扩展比较大的,许多地方原有的文化被消灭被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取代,我们的儒家文化并不是宗教文化,是属于自律和管理型,是一种集体性的代表,跟另外两种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文化和伊斯兰文化自身是有一些渊源的,说得简单点就是西方文化注重个体和自然,伊斯兰文化注重的是精神寄托和超自然力量,我们华夏儒家文化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处事关系。
匿名回答于2019-04-03 01:01:41
①西方文化:
1万年前,在石器时代末,中东就已经开启了灌溉农业,因为两河流域和尼罗河两岸,土地松软,可以轻松耕犁。到5000年前的青铜时代,农业已经非常发达。尤其是驯化小麦的壮举,影响了全世界的粮食格局。小麦面食,至今仍是全球第一主粮。
巴比伦、古埃及2大古文明,虽然发育早,但是文字记载的只是流水账,暂时没有精彩的故事流传下来。直到3000年前,犹太族误打误撞,写成了人类第1部影响深远的经典书《圣经》。
3000年前,流窜在巴比伦和古埃及之间的犹太族,创造了西方的宗教文化,而且还是独特的一神教。2500年前,留学在巴比伦和古埃及的希腊学者,创造了西方的科学文化。
在500年前,宗教一直主导着西方的精神世界。犹太教衍生的基督教、回教,都是宗教文化的延伸。不过科学一直在暗流涌动。850年前的回教徒伊本鲁世德,注解亚里士多德闻名世界。750年前的基督徒托马斯阿奎那,受到鲁世德的启发,把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和基督教义,调和起来,成为欧洲中世纪的经院派哲学权威。
不过,500年前,基督徒在利润的驱使下,推翻了基督教的主导地位,走上了科学技术的康庄大道。在未来,回教徒可能也要经历这样一个历程。
②南方文化:
3500年前,发明马拉战车的雅利安族R1a-Z93血统,从西域南下,入主印度。带来了《吠陀》文化。再加上LH血统达罗毗茶土著的头陀文化,形成印度文化双壁。佛陀就是头陀文化结出来的硕果,照亮了整个东半球。
③东方文化:
3000年前,周公姬旦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他继承了商朝的图书馆,但是由于忙碌,没有时间整理。于是周公的脑残粉孔夫子应运而生,整理了中央图书馆,述而不作,整理成五本书:五经(易经尚书礼记诗经春秋)。
佛教渗透到中国1500年后,朱熹应运而生,吸收佛教精华,把孔孟儒学改造成程朱理学。古印度的商羯罗,跟朱熹一样,吸收佛教精髓,把腐旧的婆罗门教,改造成新印度教。印度佛教滋润中国,中国儒学滋润日韩。
匿名回答于2019-03-28 05:42:31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上文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在谈论敦煌之时所说。
而民国时候的梁漱溟先生则认为,世界有三大文明体系:一个是西洋文明,一个是印度文明,一个是中国文明。
但也有将印度文明排除在外,将中国、伊斯兰、西方文明并列视为世界三大文化体系的说法。
不过总的来说将世界分为四大文化体系更准确一些,除非将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视为一个斗争的整体。
1,在这四大文化体系中,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生存环境最为恶劣。
按地理位置而言,我国东北的哈尔滨是北纬45度,可是在欧洲,巴黎是北纬48度,伦敦是北纬51度,柏林是51度到52度之间,均比哈尔滨还要靠北,而伊斯兰世界的生存环境则是沙漠居多。
所以对于欧洲和伊斯兰文明而言,和大自然斗争,和人斗争贯穿了整个文明体系,自古至今战争不断。
不过,科学本质上也是在与大自然斗争过程中对宇宙的认识,这也是为何科学回产生于西方的原因所在。
2,与欧洲相比,印度几乎都处于热带,古代的印度对历史漠不关心,探讨的均是生死问题,于是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宗教,比如佛教,印度教。
古印度文化的特点是涅槃,想的是如何超越生死,解决生死的问题。
众生皆苦。
3,中国文化体系我们都很清楚,大约可以用“和”字来概括。
在古代没有比中国地理环境更好的地方了,四周被高山大海阻隔,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同样是花开花落,古印度看到的是万事万物终将毁灭,而中国人看到的是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生不息。
所以,中国人重视历史,与其他三大文明体系相比,唯有中国没有真正的宗教,或者说历史和对祖先的崇拜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于是,如何在天、地、人之间保持和谐,便成了儒道等各家学说所关心的问题。
匿名回答于2019-03-29 15: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