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请用一句话来评价包公?

包公一向为人正直,铁面无私,不贪污腐败

匿名回答于2022-08-05 16:53:59


包拯一生中言行一致、严于律己;虽然嫉恶如仇,但只要对方没有恶行,他都会真诚对待、决不夹带私人情感。这种做派,让那些即使仇视他的权贵也找不到把柄;包拯本人的政治智慧足够高。

匿名回答于2022-08-05 16:37:12


公正廉明包拯(包公),字希仁,效忠宗室,判案公正严明,铁面无私下,仍有一颗悲天悯人的仁者之心,法理之外尚有人情,且不畏强权,深知民间疾苦,断案如神,明如镜,清如水,直比青天,固有“包青天 ”的美誉。

匿名回答于2022-08-05 16:49:31


铁面无私  不畏强权  对待不同的事件所采取的方法不一样  但却能使正义得到胜利,他是无数贪官污吏恨之入骨的人,但也是无数老百姓拥戴的人

匿名回答于2022-08-05 16:49:52


大公无私,清廉钢正,爱民如子,不惧权贵。是当代人的榜样。[赞][赞][赞]


包拯,,有其人,但他的故事主要是底层艺人依据人们对政府官员的思想行为期盼编纂的,也有把别人的故事借用的情况。总之是为了官府教育政府的官员们与民众搞好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刚正不阿,民族的脊梁。

包拯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公无私,正因为没有自私才敢秉公办事。该死罪的,毫不留情,大快人心。死在他铡刀下的,心服口服,没有怨言。

匿名回答于2022-08-05 16:50:03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匿名回答于2022-08-05 16:53:39


心系百姓,忠心义胆,刚直不阿。包公深得民心,他吸引了身边有侠肝义胆的义士前来相助,为百姓伸张正义,不畏强权,做事有原则,精准断案,让很多冤假错案沉冤得雪,深受百姓的爱戴!

匿名回答于2022-08-05 16:55:0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