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3-19 08:08:25
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 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这时就可以帮助大宗把采邑经营好了。
家是 诸侯国的缩影,把自己的家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协助 天子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匿名回答于2021-03-19 08:10:11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尊从这一理念,培养出了无数的文臣武将和为当时社会服务的各类人材。
我觉得,只要赋予新意,这一培养人材的理念仍然适用于新时期。
先说修身,现在的青少年学子不需要修身吗,非常需要。不但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学习培养做人的道理。爱国家,爱人民,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这些中华民族的美德都要学习。还要锻炼身体,强身健体。这些都属于修身的范围。
齐家,只有修好了自身,才有成立家庭,管理家庭,独立生活的资格。看看现在多少啃老族都是因为没有修好自身造成的。
治国平天下,这里说的不是打天下,是治理国家,使之公平,公正,平等,和谐,发展,进步,强大……试想,一个人没有修好品性,连一个家庭都管理不好,又怎么能夠去治理国家呢!
我觉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念,应该对青少年从小就大力灌输,赋予新意,让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这一家国情怀。
现在不少青少年,从小没有学习目标,没有理想,不知道为谁学习,昏昏噩噩,缺乏家国情怀,有的出国留学,留到了外国,为外国人服务,有的甚至背叛祖国成了汉奸卖国贼,忘记了生他养他的祖国。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国人的足夠重视。
我觉得,新时期仍应让青少年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匿名回答于2021-03-19 08:10:14
它以“格物”为起点,以“平天下”作为其奋斗目标,以个人取向为基础和出发点,以社会取向为最终目标,从个人取向逐渐扩展至社会取向。虽在实际中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整体是和谐与统一的,它对于整个传统封建宗法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匿名回答于2021-03-19 08:10:51
其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自于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物格而后知至的译文为为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匿名回答于2021-03-19 08:11:23
治国平平天下:哪是国家栋梁的事,总之,做人要严于律己,遵纪守法,人尽其才,丰献国家,社会。使之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匿名回答于2021-03-19 08: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