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墙体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公元前5世纪,中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在其著作《墨子》中记载了有关光的特性和反射现象的观察思考,并记录了光通过小孔在平面上形成倒立图像这一现象。
在西方,大约公元前33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有关于小孔成像的记载,并在其授课的课本中提出了暗房的概念。
匿名回答于2019-09-30 09:29:25
其次实像可以承接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 ,只能用眼睛观察到。小孔成像的本质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部分光线穿过小孔 ,在另一侧的光屏上成像 ,所以首先有实际光线会聚 ,其次能承接在光屏上 ,所以是实像。
匿名回答于2021-11-05 20:37:53
匿名回答于2021-11-08 03:31:10
小孔成像,影了的形成,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形成的。
物体放在小孔前,物体上边发出的光线经小孔向下传播,物体下边发出的光线经小孔向上传播,如果投在光屏上,就形成了物体的倒立的像,由于是实际的光线,所以是实像。
匿名回答于2021-11-08 03:34:50
匿名回答于2021-11-08 03: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