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波雷达工作在VHF波段,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发明并且广泛应用的主要防空雷达,曾经在不列颠空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称为“本土链”。二战结束之后,随着现代微波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现代防空雷达系统的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性能逐步完善,工作波段也向分米波、厘米波等方向发展,而米波雷达则处于停滞状态。
匿名回答于2021-01-10 21:20:20
由于波长长,分辨精度比较低,只能用于粗略定位,无法提供火控级的数据
米波雷达的优点在于对元器件要求低,制造难度比较小,所以最早问世的就是米波雷达,但之后,由于其弊端,各国一般将其作为远程预警雷达,而且数量比较少
第二,为什么米波雷达能对付隐身飞机
飞机的隐身设计一般针对常用的微波频段,因此飞机RCS的频率响应通常两端高中间低。也就是说对于波长很长和波长很短的雷达波而言,隐身作战效能并不突出,而且米波在目标上会产生谐振效应。雷达波在与自身波长相匹配的导体上,会在导体上产生自发的震荡并且对回波有很强的加强作用。由于隐身机的外形尺寸与米波雷达波长恰好相匹配,当米波照射在机翼、垂尾等处时会发生谐振。增加了隐身机的RCS,导致隐身效能下降。
匿名回答于2021-05-11 01: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