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5-30 15:52:33
早在元朝统一全国之前,刘秉忠就提出应当修改历法;因为辽、金以来沿用的《大明历》年代久远,误差渐大。后来忽必烈接受了这个建议,于1276年设立专门机构太史局来修订历法,并派张文谦、王恂和郭守敬等主持此事。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祖籍瑞州。大蒙古国至元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刘秉忠出身世宦之家,自幼聪颖,十三岁时入都元帅府为质子,十七岁为邢台节度府令史。之后一度弃官隐居,拜虚照禅师为师。后入大蒙古国忽必烈幕府,以布衣身份参预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至元元年(1264年),升任光禄大夫、太保,领中书省政事,自此愈加尽心于国事。
刘秉忠活跃于蒙元初期政坛,对一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对元大都的规划设计,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刘秉忠还兼擅诗文词曲,有《藏春集》、《平沙玉尺经》等传世。
匿名回答于2021-05-30 20: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