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民歌的创作过程和演唱过程,流传过程是合而为一的,在传唱过程中即兴创作,在编制过程中演唱流传)
3、民歌的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
匿名回答于2019-07-22 22:12:29
一、号子特点
1、音调粗犷有力,嘹亮;
2、节奏较为固定,号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
3、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众合者的唱词多为力量型的衬词。
二、山歌特点
1、节拍、节奏较自由。
2、旋律进行起伏较大。
3、上下句结构的较多。
4、歌词往往只有一两段,并多用对偶句子。
三、小调特点
小调的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其次为对唱和一领众和等。城市小调多有丝弦乐器伴奏、引子和过门的运用,以及伴奏中乐器的加花装饰、托腔垫腔等,使小调音乐更为优美动人。
小调的歌词格式多样:除七字句外,也有长短句式,除二句,四句常见外,也常有非对偶的三句、五句等结构;加上衬词的丰富多变和格律化,使小调的曲式结构较之号子、 山歌更为成熟且富于变化。
匿名回答于2022-04-27 01:36:44
劳动号子:分搬运号子,如《挑担不怕扁担弯》、《板车号子》等;工程号子,如《打夯歌》等;农事号子,如《车水号子》等;作坊号子,如《人工号子》等;船渔号子如《船夫曲》等。
山 歌:放牧山歌,如《放牛歌》等;田秧山歌,如《黄山秧歌》等;一般山歌如《兰花花》等。
小调: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如《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等;地方性小调。如《农家苦》、《小白菜》等;歌舞性小调。如《凤阳花鼓》、《杜鹃花开》等。
劳动号子特征
1、音调粗犷有力,常用一领众和、领和交替的演唱形式,从而加强劳动者在劳动中的情感交流,保证行动的一致,提高劳动效率。
2、节奏较为固定,号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
3、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众和者的唱词多为力量型的衬词。
山 歌特征
1、节拍、节奏较自由。
2、旋律进行起伏较大、曲调爽朗。
3、上下句结构的较多。
4、歌词往往只有一两段,并多用对偶句子,情感质朴、 高亢 、节奏自由。
小调特征
与号子和山歌相比,它的音乐具有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曲调委婉、细腻,感情表达含蓄、节制,节拍比较规整,旋律进行多呈环绕曲折形态。
匿名回答于2022-07-07 05: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