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259年,又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可发射“子窠”的突火枪。这种枪是在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也是用巨竹做枪管,管内填充火药和“子窠”,燃放时,喷射火焰的同时射出“子窠”,所谓“子窠”是用瓷片、碎铁子、石子之类的东西填充的弹窝,这便是后来管形火器发射弹丸的前身。目前我国还保存着一支较早的金属火枪是1351年制造的铜铳。这支铜铳的口径为3厘米,长44厘米,重4.25公斤,铳身上有“射穿百孔,声振九天”的铭文,是当时步骑兵用于冲锋陷阵时的火器。
匿名回答于2021-08-11 05: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