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中国古代刑法分为哪三大类?

从《刑法》历史和现行各国立法案例来看,规定法定刑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绝对确定法定刑


即《刑法》规定对某种罪,或者对具备某种情节的犯罪,应当判处何种刑罚,对于刑罚种类及刑期,审判机关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我国现行刑法没有任何一个分则条文只规定一种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只是在个别条文针对某种犯罪的特定情节,规定了绝对确定的单一的死刑。例如,刑法第239条规定,犯绑架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绝对不确定法定刑


即在条文上只规定对某种犯罪应予惩处,却不规定具体刑种和刑度。这种法定刑只是抽象地表示犯罪与刑罚的联系,没有刑种和刑度,无法对量刑起规范作用,不利于法制的统一。因此,在我国刑法上,不采用这种法定刑。


(三)相对确定法定刑


即刑法分则条文针对不同犯罪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的社会危害性,分别规定一个或数个主刑,一个或数个刑罚幅度。审判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案件的具体情节,在法定幅度内决定判处适当的刑罚。这是当代各国刑法普遍采用的法定刑。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刑法对审判机关的具体适用刑罚既有约束,又为其提供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的余地,便于其根据每一案件的具体情节判处轻重适当的刑罚,以实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匿名回答于2021-05-27 07:28:15


在奴隶社会时期,刑罚分正刑、流刑和徒刑三种,正刑包括墨、劓、宫、髌、大辟等五种刑罚。上述几种刑罚,除死刑外,其余都是以残害肢体、摧残器官的肉刑,这种传统遗害深远。

在奴隶社会时期,刑罚分正刑、流刑和徒刑三种,正刑包括墨、劓、宫、髌、大辟等五种刑罚。上述几种刑罚,除死刑外,其余都是以残害肢体、摧残器官的肉刑,这种传统遗害深远。

西汉文帝虽然废除了墨刑、劓刑、宫刑、髌刑,但不久又重新设置宫刑,其他三刑一直延续到隋代以前。

夏代的刑罚制度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习惯,实行以墨刑、劓刑等五种正刑为主的刑罚制度。

同时,也存在统治者随意自创的刑罚,《尚书·大传》中便记载夏代有3000余种刑罚。

匿名回答于2021-05-27 07:26:16


我国刑法有三大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分两大类(一)主刑(二)附加刑。刑罚的种类有 拘役 管制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罚金(附加刑) 附加刑还有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

匿名回答于2021-05-27 07:32:31


古代宋朝的刑法分为:极刑、徒刑和流刑。

极刑:就是死刑,分为“绞”(吊死),“杀”(杀头),“剐”是最狠的一刑,被千刀万剐,活剥。

徒刑:监禁的意思,就跟我们现代的坐牢一样,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但是在古代,最长监禁二十年,因为在监狱是吃国家的粮食,所以没有哪个朝代愿意养着犯人,所以超过最长监禁时间的犯人往往会被直接转换为极刑。

流刑:比徒刑更轻,就是将犯人流放,押送至边疆或者没有开发的地方,禁止他们回来。流放还会分时间长短,距离长短。

匿名回答于2021-05-27 07:34:5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