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西安事变又称为什么?

又称双12事变,是由张学良和杨虎成将军发起的事变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7:13:19


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是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为逼蒋联共抗日而拘捕蒋介石,实行的一次“兵谏”。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2:15:33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西安临潼对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实行了兵谏。以劝其全面抗日。史称西安事变,又因为在当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当时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在多方势力的参与、干预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2:25:06


西安事变又叫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如何对待事变的问题上,南京当权势力中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竭力策动“讨伐”,轰炸西安,企图取代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而亲英美派的蒋介石亲属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等则不顾何应钦的反对,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而积极努力。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3:41:38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


西安事变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3:57:01


西安事变历史上也称为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率领其部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对于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2:10:04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5:55:40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一九三六年公历十二月十二日,著名爱国将领即东北军司令张学良和西北军司令楊虎臣二将军为促使蒋介石进行全面抗战,在离西安不远的临潼华清池对蒋介石进行兵谏,将蒋介石抓捕,随后在共产党协助下促使事变和平解决,达到了开展全面抗战的目的。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6:39:01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因为它发生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所以,史称双十二事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因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在多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活捉了蒋介石,逼蒋抗日。这一事变,史称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2:29:08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