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中国近代史分期的标准?

中国近代史在目前的史学界公认的时间是从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间的一段历史。

这个分期标准的根本原则是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纯粹的封建社会性质,国家主权完整,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我国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丧失了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但传统的封建王朝也并没有被彻底推倒,所以此时的中国社会性质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不断加深,代表性事件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等等。

到中华民国建立,我国的社会性质虽然基本摆脱了“半封建”性,但国家主权仍不完整,民族仍未可称得上完全独立,此时仍具备殖民地特性。中华民族仍在追求独立自主的道路上负重前行。

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我国才算是彻底地摆脱了“半殖民地”的特性,民族独立自主,迈入了现代。

匿名回答于2020-04-07 02:05:29


1、阶级斗争性质划分

坚持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界线的学者,主要以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为根据。坚持主张中国近代史结束于1919年。

2、社会矛盾变化划分

这类人主张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840—1949年为中国近代史,因为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民主革命的性质,都是反帝反封建。

3、封建王朝存亡划分

这类人主张,中国现代史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这种主张貌似重视辛亥革命,却忽视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较之辛亥革命具有更为重大的历史意义。

匿名回答于2021-10-31 21:35:1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