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人际交往是一种相互交往的关系,是一个什么的过程?

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依存,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匿名回答于2021-05-20 03:54:55


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并相互倾心的过程

匿名回答于2021-05-20 03:56:30


人际交往的过程太慢了,也就是跟人交往要考虑很久的,也得看值得不值得交往的,人品要考虑做事要考虑的,看看对方有没有坏心思的,对方是不是真心相处的,也要考虑办事能力的是为了自己还是的利益,还是为对方考虑的,总而言之跟一个人交往时间可能会长点的,只有这样才能交道真心朋友的,

匿名回答于2021-06-13 18:06:25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 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其基本原则是以双方的成本价值为基础实现等价交换。人际交往

前面在分析商品交换的客观动机与基本原则时,并没有对商品交换的对象以及商品交换的内容做特别的规定,货币在这里也只是作为一种价值尺度或交换媒介,因此完全可以将商品交换的客观动机与基本原则推广应用于人际交往的所有领域。 人际交往的客观动机:人与人进行交往时,双方都希望自己得到的使用价值大于付出的使用价值。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人际交往总是以双方的成本价值为基础,实现等价交换。

几点说明:

1、人际交往的主体是广义的,包括个人、集体与国家,因此人际交往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等具体形式。

2、人际交往的内容也是广义的,包括商品交换、思想交流、劳动服务、互助合作、劳动与娱乐等。

3、人际交往的主体关系也是广义的,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等。

4、人际交往的领域也是广义的,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等。

5、人际交往的等价方式是广义的,包括正值等价与负值等价,即对方如果使自己遭受了价值损失,自己将会设法使对方遭受同样程度的价值损失。

匿名回答于2021-06-02 19:47:33


1)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2)交换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人际交往是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此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4)平等原则:在人际交往中总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交往的两个方面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必须是平等的,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

(5)相容原则:相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要做到心理相容,应注意增加交往频率;寻找共同点;谦虚和宽容。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只要干事业、团结有力,做出一些让步是值得的。

(6)信用原则:信用即指一个人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从而取得他人的信任。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要做到说话算数,不轻许诺言。与人交往时要热情友好,以诚相待,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作伪,要充分显示自己的自信心。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赖。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就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取别人的信任,产生使人乐于与你交往的魅力。

匿名回答于2021-06-17 15:11:1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