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50字?

完璧归赵的故事起源于那块罕见的珍宝和氏壁当时的楚国人卞和,得到了一块非凡的璞玉,准备进献给楚王

蔺相如完璧归赵,可传为一代佳话

匿名回答于2022-08-28 07:27:00


战国时期,秦王得知赵王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假装以15座城池与她交换,来骗取和氏璧,赵王十分为难,蔺相如就临危受命,前往秦国。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秦王理亏,答应划城。随后,派人连夜将何氏璧送回赵国。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蔺相如,在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孝成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

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孝成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后来,赵括果然惨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几乎灭亡,幸得五国出兵相救,蔺相如大约在这一个时期去世。

匿名回答于2022-08-29 01:00:52


                                              完璧归赵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王知道了,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这块玉。
  赵王知道秦王是想把宝玉骗到手,可是又怕秦国借口攻打赵国,只好派蔺相如把宝玉送去。临别的时候,蔺相如说:“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秦王怕摔坏了宝玉,急忙叫人取来地图,随手指点了十五座城。
  蔺相如知道秦王仍然没有诚意,说:“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宝玉奉上。”秦王只好同意了。
  蔺相如回到住处,立即让随从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回国。过了五天,秦王得知和氏璧已被送走,非常恼怒。后来他冷静一想,杀了蔺相如非但得不到和氏璧,还会弄僵两国的关系,便下令放了蔺相如。
  于是,蔺相如回到了赵国。

匿名回答于2022-08-29 07:07:56


完檗归赵


“和氏璧”几经流传,落到了赵惠文王手里。不久,消息便传到秦昭襄王耳朵里。秦昭襄王倚仗秦国强大,佯称愿以15城来换和氏璧。 接到秦王的信,难坏了赵国君臣。若是答应,怕上秦国的当,如不答应,又怕秦国攻打。正在久议不决之时,宦官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有智谋善言辩,而且一身是胆,可充此任。”


于是赵王把蔺相如召来,问他有什么办法,蔺相如说:“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必无人,臣愿奉壁往使。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人,臣请完璧赵。”赵王遂派他出使秦国。


在秦王官里,蔺相如献上和氏璧后,见秦王一味把玩,丝毫没有拿城交换的意思,便顿生一计,他走上前对秦王说:“壁有瑕,请指示王。”当蔺相如接到璧之后,急忙退到柱子旁边,怒发冲冠地对秦王说道:“从赵国来之前,赵王和群臣商议,大家说秦国贪婪,想倚仗势力来要璧,说用城换璧是假的。我说平民百姓交往还讲信用,何况作为大国的秦国呢?所以赵王才派我送璧来。可大王今天对我很傲慢,只是把璧随便传看,根本没有诚意拿城交换。现在,璧已在我手里,如果大王威逼强夺,那我就拼着头颅与这壁一同碰碎在柱子上。”蔺相如说着,就装着要往柱子上猛撞。


秦王见状,怕把壁碰坏,连忙制止,并命人拿出地图,装模作样地指着地图告诉蔺相如,从这里到那里,一共15座城,都划归赵国。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狡诈手段,说:“和氏璧乃天下珍宝,来时赵王斋戒了五日,今天大王要接受这块璧,也应斋戒五日。”秦王知道不能强夺,只得答应下来。事后,蔺相如叫他的随同化装成平民携带着壁抄小道送回赵国。

匿名回答于2022-08-31 21:58:47


第一;时间是战国时期。

第二;秦国看中了赵国无价之宝和氏璧,打算用15个城邑换取和氏璧。

第三;赵国很为难,担心秦国没有诚意,拿了和氏璧却不给城邑。

第四;赵相蔺相如携璧入秦,发现秦王果真没有交换的诚意,于是,携璧已死相逼,宁为玉碎。

第五;定要秦国先划让城邑,秦王自觉理屈,退殿而去,蔺相如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史称完璧归赵。


匿名回答于2022-09-01 22:03:14


赵王得到和氏璧,秦王想要霸占,说要用十五座城开交换,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见秦王不想交换,派人把璧偷偷送回赵国。

匿名回答于2022-09-05 02:12:47


秦王坐章台 见相如,相如奉璧奏 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 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 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匿名回答于2022-09-05 06:47:04


赵国有一块无价之宝,叫“何氏璧”。秦王听说后想得到它,就派使者说想用城池换璧。赵王不敢直接拒绝,以免惹起战端。正当他为难的时候,蔺相如主动请缨。到了秦国,秦王只对璧感兴趣,对让出城池一事只字不提。

在一次会面时想以武力夺璧,蔺相如抓着何氏璧准备撞墙。威胁道:要么用出土地城池换璧;要么他就撞墙壁碎人亡,秦王什么都得不到还会因背信弃义而遭人唾骂!

秦王理屈词穷,他虽爱美玉但并不昏庸,不愿用土地交换,就只得完璧归赵。

匿名回答于2022-09-09 08:31:47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1年(秦昭襄王26年、赵惠文王18年),秦国向赵国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

匿名回答于2022-08-06 02:43:46


赵君得和氏璧,秦主欲以城池换之,赵君惧秦,恐均不得。蔺相如代使出秦,秦不予城,蔺骗玉要挟,斥秦王,带玉归赵。

匿名回答于2022-08-11 21:49:3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