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描写德国战后最经典的书籍?

沃尔夫冈·克彭(Wolfgang Koeppen),德国作家、德语战后文学大师,也是德国战后最重要德语文学团体“四七社”的成员之一。1927年,他在柏林定居,1931年开始在《柏林商报》担任编辑。他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并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伤心事》,于1934年出版,在德国文坛引起一定的反响。于1951年开始发表的“战败三部曲”《草中鸽》《死于罗马》《温室》真正奠定了克彭的文坛地位,在德语文坛引起强烈的反响,被誉为“战后德国的《尤利西斯》”“与《铁皮鼓》相媲美的伟大作品”,完美再现了战后德国的文化与社会氛围,入选“20世纪德语文学百部必读长篇小说”。

克彭的好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在三部曲出版之后称其为“当代德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德国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歌德奖得主、有德国“文学教皇”之名的拉尼基更是称赞道“如果没有读过这三部小说,那你就没有读过战后德语文学”。三部小说平均售出15国的翻译版权,是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经典作品之一。克彭于1962年获德语文学最高奖项“毕希纳奖”。

匿名回答于2021-02-18 22:53:36


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等。成名作《火车正点》已成为联邦德国“战后文学” (即一废墟文学”)的代表作。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一声没吭》(1953)、《无主之家》(1954)、《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小丑之见》(1963)等。这些作品主要写西德战后“经济奇迹”中的小人物的种种遭遇,其中《小丑之见》被称为这一时期形成的“不顺从文学”的重要作品。   7O年代,伯尔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高峰。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伯尔全部创作的结晶,被诺贝尔奖评委会誉为“臻于顶峰”之作。

其他《德国研究》、《在岸上》、《亚当,你到过哪里?》。

匿名回答于2022-05-26 22:19:1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