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不同
1、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 拟物就是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二、作用不同
1、拟人的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拟物的作用:拟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三、分类不同
1、拟人的分类:
(1)把非生物拟人化。例如: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2)把有生物拟人化。例如:
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老舍《月牙儿》
(3)把抽象概念拟人化。例如:
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来。——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2、拟物的分类:
(1)把人当作物来写。例如:
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老舍《龙须沟》
(2)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例如:
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高尔基《海燕》
(3)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例如:
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全集》第三卷
匿名回答于2020-10-05 19:53:14
拟物:是有时把物当做人来写。例如:放学回家的妞妞把在学校的新鲜事,向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和奶奶说个不停。或者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例如:和煦的春风轻轻抚摸我的脸庞。
匿名回答于2021-11-12 20: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