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它的形状像人的心脏,这也正是“心”字的本意。心脏被人们形象地比喻成生命的“发动机”,可见它与众不同的重要性。那汉字的“心”又有着哪些与众不同的内涵呢?
儒家思想家孟子认为,正是因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才能称为人,而不是禽兽,人们对自身的修养就是对心的修养。
其实,如果我们去看那些由“心”字构成的汉字,就不难理解儒家对养心的重视了。
比如志气的“志”。“志”的本意是“心之所向”,内心愿意前往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孟子认为,一个人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像三军有了主帅一样。所以,人应该“持志养气”,保持自己的远大志向,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这样才能够“不失赤子之心”,以兼济天下为己任。
再比如忍耐的“忍”字。“忍”上面是一个刀刃的“刃”字,下面是一个“心”字。《说文解字》中说:“忍,能也。”当面临尖刀逼进心脏这样危险的情况,能够做到临危不惧,这就是一种“忍”,也是一种智慧的能力。
孔子曾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情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即使身处险境,也要克制自己,避免正面冲突,心胸开阔、目光长远地采取迂回的办法来解决冲突,这种“忍”体现的正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关于“忍”,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有个叫王守和的人,在自己的书案上写上“忍”字,在卧室的帷幔上也绣上“忍”字,以“忍”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唐玄宗听说了此事,便召见王守和,问他为什么能做到从不和别人发生争执?王守和回答:“我听说坚硬刚直的东西容易折断,因此,在处理各种事务时,都以‘忍’字为上。”
今天,很多中国人喜欢在家中挂一副“忍”字的书法作品,提醒自己万事以忍为上。
爱是世界上最宽广博大的情感,如果我们去看繁体的“爱”字,会发现“爱”的中间是一个“心”字。所谓“爱”,也正是由内心生发出来的对人或事物的一种深厚情感。
值得说到的是,“爱”字中的那个“心”上面是一个表示手的“爪”字,下面是一个行动有关的“夂”(zhǐ)字,然后由一个“冖”(秃宝盖头)把中间的“心”字包起来。“爱”字的这个构造,很容易让人们明白爱一个人,其实就是用我们的身体力行去给与别人以帮助和支持,而最重要的是,当我们做这些事的时候,是怀揣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
匿名回答于2020-01-20 13: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