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1-06 04:01:59
李悝变法是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发起的变法运动。
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巩固变法成果,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李悝变法”。 李悝变法增加了魏国的国力,使之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匿名回答于2021-01-06 04:02:28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匿名回答于2022-04-11 23: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