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承秦制,西汉时推行郡国并行的制度,并且在郡县以上增设州牧(刺史部),凯里属益州(刺史部)牂牁郡。

东汉时,凯里依旧属于益州刺史部牂牁郡。

三国时期,凯里属于实力相对弱小的蜀汉政权,凯里属益州牂牁郡。

西晋时,南北实现短暂统一,凯里属益州牂牁郡。

南北朝时期,南北陷入对峙局面,行政区划均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南齐时凯里属于南牂牁郡。

隋代再次完成统一,并且重新推行郡县两级行政区划,凯里属牂牁郡。

唐代时,在郡县(州县)基础上增设道级行政区,凯里属黔中道黔州所领,地名姜州。

北宋时,实行路州县行政区划,凯里属夔州路黔州所领诸羁縻州,地名蒋州。

南宋时,秦岭淮河以北被金朝控制,凯里仍属于夔州路黔州所领诸羁縻州。

元代时,实行行省制度,凯里属湖广行省播州宣抚司,地名凯黎。

明代时调整行省边界,凯黎属贵州省都匀府凯里安抚司。

清代初期推行“改土归流”,全面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凯里属贵州省都匀府,地名凯里。
匿名回答于2021-11-08 04: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