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和”:应(yìng)动词,应和。
《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和(hè)动词,应和;跟着唱;跟着吹奏。
《荆轲刺秦王》:“荆轲和而歌。”
《垓下之战》:“歌数阕,美人和之。”《赤壁之战》:“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应[yìng]1.应答、呼应、应对、应和(hè):回答或随声相和。反应:
(1)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
(2)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
(3)回响,反响。
2.应邀、应聘、应考:接受,允许,答应要求。
3.顺应、适应、应机、应景:顺合,适合。
4.应付、应变、应酬:对待某事的意思。扩展资料应(yìng)①应答。
《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
②承诺。
《孔雀东南飞》:“汝可去~之。”
③适合。
《孔雀东南飞》:“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
④应和。
《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节而舞。”
⑤应召;应征。
《石壕吏》:“急~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⑥对付;应付。
《陈情表》:“内无~门五尺之僮。”和(hè)①应和;跟着唱;跟着吹奏。
《荆轲刺秦王》:“荆轲~而歌。”
《垓下之战》:“歌数阕,美人~之。”
《赤壁之战》:“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②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作诗词。
白居易《初冬早起寄梦得》:“诗成遣谁和?”
匿名回答于2019-05-31 01: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