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0-12-07 22:04:08
文帝、武帝是古代皇帝的谥号,根据周公《谥法》而定的,是对皇帝一生功过是非的评价,没有固定顺序。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从上面可以看出,谥武的皇帝大多武功出众,开国皇帝往往需要平定天下,克定祸乱,谥武也不为奇。而文帝则常常是守成之主。
匿名回答于2022-02-24 07:08:42
“文” 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德和行为,按照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谥号本来是有褒善贬恶的意思。
属于表扬的如:“经纬天地日文”。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如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都被谥为“文”称“文帝”再如,“威强睿德曰武”,意思是说,声威强盛而又明智的可谥为“武”。
匿名回答于2022-02-24 07:09:19
这些是谥号,谥号要在皇帝去世之后,一般由礼部或其他部门商议确定。谥号是从周朝就有的。只有秦朝没有。因为秦始皇认为臣子评价皇帝,儿子评价父皇,属于大逆不道的,所以自称始皇帝,以后的皇帝按照二世,三世,一直传下去。
唯一一个活着有谥号的是魏明帝,大臣给他上谥号,他也接受了
匿名回答于2022-02-24 06: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