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时,司马徽为什么说卧龙得其主未得其时?

诸葛亮出山之时,天时已经被曹操占尽,地利又被孙权拥有,留下给刘备的只有仁和,荆襄九郡无险可据四面环敌,守土孔明尚可自保,进取不过就是徒劳。西蜀有险可据拒敌可以万无一失,但是蜀道之难成了一把两刃剑,进取之日后勤保障成了诸葛孔明的心头大患。孔明凭借自己的智慧可以威震八方,确保西蜀政权的存续,但是开疆扩土却是甚难,那就是天意难违孔明无奈。

匿名回答于2019-07-08 00:07:37


诸葛亮通过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司马徽为何出言臥龙得其主却未得其时呢?。要是司马徽言中孔明出山后全部结局,那么真是天外有天,人世间真还有比诸葛亮更聪明之人了,这人就是司马徽。

话说司马真的言中了孔明出山之结局,那怕罗贯中用尽笔墨,着力描述孔明之天才和智慧,蜀最终逃不出被魏所灭之命运。所以诸葛亮只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

所为得其主。刘备十分赏识孔明,不怨其烦,亲自带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而深深打动了他。再说刘皇叔不仅是皇室之后,从正统观点而论,刘汉王朝的天下也应由刘家耒继承。刘备为人厚道,待关羽张飞还是诸葛亮都亲如兄弟。刘备欲使蜀雄霸一方,必依靠孔明才能治国平天下。在当时,刘备把蜀国大权交付孔明,拜孔明为相,无论政治军事经济大权都基本上孔明说了箅。孔明实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说诸葛亮真正得其主,否则不过是一介草民而也。

然而当时的蜀在三国鼎立形势下,尽管诸葛亮拿出他的全部"看家本领"也挽救不了蜀国。因为西蜀地盘没有魏吴广,经济更不如曹操和孙权,兵马也远不如曹操多,这些条件奠定了蜀国必先被灭的结局。自古以来盛传"扶不起的阿斗",其实,就是刘备不死,诸葛亮也很难辅佐他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难道阿斗他爹刘备就能扶得起吗?

所以说,司马徽真是预言之天才!诸葛亮刚要出山,他就先知先觉,知道他只能得其主未能得其时也,真是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啊!

匿名回答于2019-07-08 00:43:15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虽逢其主。

这是说诸葛亮遇到刘备这位可以一起合作的明主。

先看诸葛亮,有匤世济民之才,抱负远大,运筹帷幄,有总览大局之眼光,然乱世中,一直缺少一个施展的舞台。

再观刘备,心系天下苍生,仁义播于四方,虽有关羽张飞猛将,却不擅长经营计谋,不懂得因才施行,往往陷于被动局面,流离颠沛,一直缺少一流军师辅佐,手下谋士皆二三流人才,在关键时刻难有建树。

诸葛亮与刘备,正好英才配明主,可各施所长,致此,刘备主旗,手下文武双全,开始振翅高飞。

2,未逢其时。

这是说诸葛亮遇到的时势不对,主要是由天下大势,历史规律决定的。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个是历史规律,放在人类社会或者是物质世界都是可行的。

诸葛亮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答应出山时,汉朝处于皇权微弱,濒临灭亡之时,当时地方势力尾大不掉,各派势力争雄割据,你方唱罢我登场,新旧更迭变幻无常,可以说天下大势是处于合久必分到分久必合的中间,无论是谁,凭一方势力都难以一时半会一统天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即使诸葛亮有济世安邦之才,太公、子房之谋,也难抗历史大趋势。因此,司马徽判断诸葛亮难以全展其才,安邦定国。

3,天下大势。

当时以曹操最强,孙权次之,其他势力再次之,刘备垫底。以几方势力实力对比,可以判断出,刘备要赢得胜利,可谓难于上青天,(除非有核武器^ - ^),故司马徽感叹。


匿名回答于2019-07-08 01:33:46


这是作者借司马微对三国时代的一种个人感情的抒发。是对整个态势的客观分析,虽得其主不得其时。刘备虽然出身西汉皇族,远离东汉皇族。但确时时刻刻要为东汉皇族代言,其政治理论非常明确,就是兴复汉室。这个政治方向在看起来非常迂腐,但是在王莽篡汉之后的时代,非常流行。刘秀建立东汉之前,民间的流传的都是人心思汉,非刘不王的思想。绿林军,赤眉军等众多势力,都会推举一个刘姓宗亲为皇帝。刘秀也顺势建立了东汉。想东汉末年,这种思想也一定会有人支持。刘备政治正确,礼贤下士,善于收聚人心,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诉求,很多人才愿意为刘备效力。诸葛亮的诉求于刘备贴近,诸葛亮投奔刘备可以说,恰逢其主,志同道合。后面说不逢其时,是当时局面的客观分析,诸葛亮投奔刘备之时,黄巾起义已经被扑灭多时,农民起义军早已不成气候,割据一方的,都是东汉官僚。正所谓内部的敌人最为可怕,无论是曹操的狭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各地割据势力,表面上都是顺服朝廷的。因为像袁术这种冒然称帝的,会被天下共诛之。有这样的榜样,没人会公开表示要推翻汉朝的。加上袁绍已死,北方基本被曹操统一,荆州刘表作为正经八百的皇亲,想的都是自保而已。刘表并非没有野心,孬好也是江东八骏,不会这么不堪,不过实力不允许,这种局势下能自保就烧了高香了。刘备在新野落脚,也不过是给刘表看大门而已。江东孙氏,和刘表一样的态势。唯一不同就是自保成功而已。汉中张鲁作为黄巾军剩余势力早已不成气候,也早早投降了朝廷。西凉韩遂、马腾作为边防军军事实力是相当可以的,西凉军当时绝对是百战精锐。但是有董卓在前,朝廷中没人敢轻易让西凉再次入主,中原氏族一定是支持曹操的。益州方面,刘焉到是个人物,可惜已死,他儿子刘璋那是有名的暗弱之主,绝无争霸天下的能力。可见当时天下,早已没有能和曹丞相争雄的人物了。此时刘备早已失去了统一的时机。所以可以说是未得其时了。

匿名回答于2019-07-08 08:42:1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