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当官,掌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及冶铸之事,诸州军随事置官,其征榷场务岁有定额,岁终课其额之登耗以为举刺。凡课利所入,日具数以申于州。(〔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三五《职官部·监当官》引《四朝志》、元富大用等《古今事文类聚》遗集卷一四《路官部遗》引《哲宗正史职官志》均作“监当官,掌场务库藏出纳之事”,无“茶盐酒税”之限定,有其合理性
匿名回答于2021-11-01 20:28:36
而“都监”用于官名,始见五代十国。北宋初年沿置“行营兵马都监”,为行军出征之一军或方面副帅。北宋真宗景德二年正月,去“行营”,河东诸州军兵马都监、监押有二员者省其一。
宋代设有路“都监”,掌管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务。有州府“都监”,掌管本城厢军的屯驻、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资历浅的武官担任“都监”职务时,称“押监”。路督监多由正八品或以上的武官担任。地方州府以下之兵马都监,通常以知州、通判、知县兼带差遣。
匿名回答于2021-11-20 19: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