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表扬于公众场合批评于私下古语?

这个题目答案是:明誉暗毁

匿名回答于2021-01-26 03:07:51


与一位做老师的朋友闲聊,聊到有关表扬的话题。他说,对于学生的优劣得失,他非常认可“扬善于公庭,归过于私室”。这句话直白,就是“当众表扬,私下批评”。


这位朋友做老师多年,他表示,他一直秉承和践行着这个做法,他接着说,其实,这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在其他方面,包括职场在内,应该也完全可以应用。


当众表扬,私下批评,似乎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观点,用于学校教育,有相当的实践意义,也有相当的效果。但是,对这位朋友说的其它方面适用问题,我倒有点犹豫,比如职场。


在职场上,当众表扬,私下批评,真的适用吗?



“当众表扬,私下批评”适合职场的原因不充分。

“当众表扬,私下批评”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下属管理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以下两个方面。


1、当众表扬,一般能够让被表扬的员工感到自己被肯定,从而得到激励;而对于其他员工来说,他们会以被表扬的员工为榜样,从而努力赶超以使自己也得到表扬。


2、私下批评,则认为能够照顾员工的面子,可以避免员工闹情绪,并能够在冷静的情况下就事论事,员工也能够真实且坦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达到很好的沟通效果。


以上两点,对于职场来说,我都觉得不靠谱。


对于当众表扬来说,能够让被表扬的员工得到激励,这或许有点作用,但认为其他员工能够以被表扬的员工为榜样,这未免有点一厢情愿。


而对于私下批评来说,认为能够照顾员工的面子,虽然有一点道理,但也有点想当然(因为,在职场上,被上级批评并不丢脸,很多时候,被上级批评并不涉及面子);至于员工就事论事并真诚的表达观点,这个看法只能“呵呵”,因为,这不是一厢情愿,这完全是纸上谈兵。



“当众表扬,私下批评”为什么不适合职场?

如上所述,除了“当众表扬,私下批评”适合职场的原因不充分之外,事实上,“当众表扬,私下批评”所起的作用可能恰恰相反。


1、对于职场来说,当众表扬,很多时候,会给被表扬者带来相当的麻烦和困扰,使表扬的作用适得其反。


因为,当众表扬,对于其他人来说,往往会产生妒忌或不满,尤其是被表扬的人、被表扬的事实有争议的时候,尤其是那些表扬不太服从的时候。


在大多数职场中,表扬引发的妒忌或不满大多数是恶性的。另外,不仅仅是不服众的表扬适得其反,事实上,除了公开的成绩和公认的事实外,其他任何表扬,绝大多数情况不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可,这,或许是人性。


至于让当众表扬能让被表扬的员工感到自己被肯定从而得到激励,这个效果私下表扬也完全可以做到,并且做到效果一点也不会差,因为,职场上的表现,我们做的就是给领导看的。那么,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私下表扬呢?


2、私下批评,除了不靠谱的“照顾员工的面子”外,似乎没有其他作用,并且,会带来一个恶劣的结果。


团队的矛盾,一般来自团队人员的感受和反应。当有团队成员表现不佳或发生错误时,其他人员往往希望团队领导能够明察秋毫,能够归咎于犯错的那个一个而不是由团队承担。而如果这时,团队领导大事化小,私下批评了事(别人不知道),那么,会让大家觉得不公平不平衡,会给团队成员带来非常不好的感受和反应,私下的批评会打击整个团队的士气。


所以,无论是谁,犯了错误就要担责,并且,要让大家都知道他担责。这一点,显然是私下批评所做不到的。从这个角度说,公开的批评,更重要的价值是一种信号和价值观的传递。


当然,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我这里说的是批评而不是指责。



解决方案:某些时候,私下表扬,当众批评。

“当众表扬,私下批评”不适合职场,那么是不是直接改为“私下表扬,当众批评”呢?不,不,不,我们不要一刀切,不要这么绝对化,我说的是“某些时候”。


职场中,表扬和批评,我们都需要区分情况,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而选择。至于如何选择,我列几个典型场景的建议如下,其他相关情况,欢迎大家讨论和补充。


1、公开的归属明确的成绩(量化)、公认的有明确担当人的事实,当众表扬(或当众批评)。


2、归属不明确的成绩,或非量化但领导认可的成绩,私下表扬。


3、把握不准的事实,未经证实的事实,或有争议的事实,私下表扬。这种情况,非常不宜当众表扬,否则会打击一大片。


4、已知问题或错误的直接责任人或主要责任人,当众批评。


5、已知问题或错误的次要责任人,小范围当众批评。


6、有争议的责任人,当众批评,相关方各打50大板。


7、不明确的责任人,私下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再说,多多少少总会有些责任。


8、找不到责任人,当众自我批评。



一句话总结。

“当众表扬,私下批评”并不适合职场,甚至恰恰相反,在职场上,某些时候,我们要做到私下表扬,当众批评。

匿名回答于2021-01-26 03:11:4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