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到无私无我,自入高境界。无须人为追求!
匿名回答于2019-05-04 21:58:45
因有界(戒),而有静(止、定、不为),而后有慧(如何做、做什么)
俭以养德,应作如是观
匿名回答于2019-05-04 21:59:33
给我也六千多块的退休工资,马上就会无欲无求。
匿名回答于2019-05-04 22:31:55
无欲无求,不存在。其实活着也是欲望,没欲望就是死。只能说节欲,自律,但就是这样,也没几个人做到,一生短暂,大部分人都想吃遍天下美味,游遍天下美景,达到万人之上的地位,拥有宝山金山。
匿名回答于2019-05-04 23:28:09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心经这句话是点晴之笔,非泛泛能解。无欲无求不是断绝欲求,而是掌控把握欲求不被欲求所掌控而堕落。人是有本能和理智的,所谓地无欲无求就是不被自已的本能所驱使,要理智地为人处事。比方说我见到一美女,欣赏喜欢是必然的,但我不能因此去调戏去骚扰她,要控制自已的唐突的欲望,在这个意义上的无欲求,不是让你同木石一样见了美女连欣赏喜欢的趣味也没有。

战
胜自已的欲望不是消灭欲望,而是掌控欲望使其符合公义良知。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21:52:17
无欲无求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这是广义上的无欲无求,现代的无欲无求是一种低索求低欲望的生活态度,一是成就感满足时,寻求心灵上的慰耤。这类渴望平凡,厌倦官场商海的险恶,如汉之张良。一是受环境打击无上进心,这类人很多,如各种宅族、佛系人群、三和大神。如何做到无欲无求,那得看你有没有一颗超脱世俗的心,得看缘分。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01:03:48
当你领到这证后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01:36:12
"无欲无求"说真的在中青年时期还真难做到,因为那时要养家糊口,要生活,要进步,所以就有追求一金钱、美女、名誉、地位…即使是领袖级的人物,他也有追求一信仰、事业、愿景…只是层次更高而已。要说基本无欲无求是到了我等这个地步一家庭任务完成,个人无挂无忧,身体状况尚可,手中留有小钱…注意,只说"基本"不能说"绝对"或"完全",是因为还想身体再多好几年,孩子能再生一两个孙子(女)哈哈实话实说。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17:06:48
无欲无求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永远不会实现。
匿名回答于2019-05-04 20:28:28
这是佛教哲学中唯心至上说教,一个人处于社会上,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无欲无求是不存在的。衣食即是欲,叫生存欲。交换即为求,劳动力换钱,钱换衣食,换药,药换命,即为求。说无欲无求岂非痴人说梦?所以,这里指的或许是指希望中的欲求,但希望之欲求也是生命的追求与动力,少了这一欲求,还有什么进步与文明可言?因此说这个无欲无求之说是反动的,荒谬的,不存在的,並且,这一说教本身就是一种欲与求。
匿名回答于2019-06-21 02: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