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只住在潺潺流动的河里,或者是很深的水潭里.要是水很清澈,鱼反而不会住下去. 留不住鱼的理由很多.最基本而重要的一点是,水太清澈并且没有夹带杂物时,当然也没有鱼儿赖以为生的浮游生物,如水藻之类的东西,所以鱼儿不可能在那种环境里生存. 其次,在清水中一旦遇到危险无处可躲,因此作为鱼饵的小生物也无法繁殖. 鱼儿能活下去的河流必须是流动的.既可使水底浑浊,小生物也有地方躲,又可以接纳别的河流的水及营养物,供给鱼儿生存. 另外,太清澈的水氧气少,也直接影响了生物间的生生不惜. 如果把鱼的世界比喻成人的世界,那么水清便是不允许丝毫自由及失败的理想环境,人必须处处受规矩的束缚.但是,人不是机械,不能过着一牵一引的机械生活.诚如水清无鱼,这世界一旦迈向圆满的境地,也就没有上进的人类了.
匿名回答于2019-06-27 00:14:20
因为水太清了就没有鱼所需要的微生物,所以水清则无鱼!原因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人至察则无徒”,察,就是苛察,可以理解为严格、苛刻的意思;徒,即同类或伙伴的意思,现在就是指 “朋友”。 这引喻现实社会里,人太严格或者苛刻,就容易没有朋友。因为严格律己的人往往容不得他的过错。
匿名回答于2021-12-14 21:55:36
原因有:
1、水太清澈并且没有夹带杂物时,没有鱼儿赖以为生的浮游生物,如水藻之类的东西,所以鱼儿不可能在那种环境里生存。
2、在清水中一旦遇到危险无处可躲,因此作为鱼饵的小生物也无法繁殖。
3、太清澈的水氧气少,也直接影响了鱼儿的生活。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匿名回答于2022-07-08 06:58:50
从科学角度分析,清水是氢氧化合物,水分子含有氢和氧。里面没有矿物质和微生物,水澡等,鱼儿没有食物链很难存活,鱼没有这些物质就没有了氧气,所以水清无鱼。
从生物进化论来说水过于清澈,鱼根本没有藏身之地,所以鱼的天敌会更容易发现它,失去了保护色的物种,这样鱼在清水下生存下来是一件很难的事,从而他们更容易灭绝,所以水清无鱼。
匿名回答于2021-11-03 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