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碑
养炁忘言守,降心为无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甘露水,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字碑注解
首先讲述入手养气之法,在于忘言、降心、清静、无为。在静养之中寻找动静之机产生前之先天本住,本性湛然,无形无象,因而无事以守之。
由此悟得真常境界,真一不二,常清常静,此时方可以“应物”,即采药。采药之际,不可执于有为,迷失先天本性。
本性不迷,自然能住,能住则炁自返回,而可采药归炉。炁回之后,内丹自结,而神与炁合,配坎离于壶(指丹田)中。
神与炁反复配合,此为人身内部之阴阳交 媾。乃得真阳之炁点化全身阳质,如同雷声普化之景。
清阳之炁升于头顶还精补脑,化为甘露洒下,温煦全身。
修道之人,此时如饮长生美酒,如痴如醉,逍遥自在,凡人岂能知晓,此中之妙难以言述。功夫至此,进入自如境界,坐听无弦之琴,明通造化之机。
虽在人间,如同天上,因而名曰“上天梯”。
于甲戌年农历七月十一日(乙亥日)寅时,震阳心诚意正,坚决将百字碑注解成白话解说,志心称念吕祖宝诰:
玉清内相,金阙选仙,化身为三教之师,掌法判五雷之令。黄粱梦觉,忘世上之功名,宝剑光辉,扫人间之妖怪。
四生六道,有感必敷,三界十方,无求不应。黄鹤楼头留圣迹,玉清殿内炼丹砂。存道像于岩祠,显仙迹于云洞。阐法门之香火,理玄嗣之梯航。大
悲、大愿、大圣、大慈、开山启教、灵应祖师、天雷上相、灵宝真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
将宝诰背诵读熟,时时转念,大有灵感。只要做善道之事,所做必成,必能随其心愿。
匿名回答于2021-02-09 07: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