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明代泰州安丰场(今东台安丰镇)人,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出身手工业者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心学” 后继者,泰州学派创始人。
王艮出生于泰州安丰场一户盐丁家庭。7岁时被家人送进私塾读书,11岁时因家贫困而辍学。辍学后,王艮开始从父“就理家政”,从事晒盐、煮盐等制盐生产。少年时的王艮,朝夕与盐民相处,深深体会到盐丁的艰辛。19岁时,其父命他外出经商,由于经营得法,家境逐渐富裕起来,为他日后的学术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当一名学者,是王艮早就立下的夙愿。29岁时,他开始进行学术活动,筑一斗室,在里面“读书考古,鸣琴雅歌”。他学习和讲授的儒学经典是《孝经》《论语》和《大学》。王艮在自学早期,就“自是有必为圣贤之志”。他强调,为学就是学为圣贤,他说:“学者有求为圣人之志,始可与言学。”换句话说,学者若无为圣为贤的志向,也就失去了做学问当学者的资格。他强调学以致用,把“精思”与“力行”结合起来。把“悟”看作是“行”的决定因素,认为“悟”是“行”的前提,“行”是“悟”的结果。
匿名回答于2021-03-15 18: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