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2-12 04:01:21
知道宋江有多假仁假义吗,,知道晁盖又是如何处心积虑想弄死宋江的吗,,知道吴用有多奸诈吗,,鲁智深有多没人性,,林冲有多负义,,是个怎样卖友求荣的小人,,原著的作者为什么会把他的死安排的那么惨?武松有多变态好色、滥杀无辜,,王伦真的是心胸狭窄之人吗??为什么人们一听到李逵的名字就吓的要死?他有多么残忍,多么喜欢吃人肉?梁山好汉有多少明争暗斗吗,,水浒里好汉二字到底是什么含义,,是一句典型的骂人话,智取生辰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后世会有“沽名钓誉及时雨,,假仁假义黑三郎”这句俗语。。。。。
匿名回答于2021-10-22 02:00:30
匿名回答于2021-10-29 09:39:25
匿名回答于2021-11-05 19:07:15
当然,施耐庵也给作品蒙上了一层薄薄的伦理薄纱,但是这些薄纱都经不起推敲,更像是作家为了讲故事而竖的一个幌子。
比如这本书曾被称为《忠义水浒传》,似乎它的核心价值是 “忠义”,但这些价值真的很不可靠。就拿“忠”来说,书里的人们真的忠于君主,或者忠于国家吗?宋江临死的时候,李逵建议他再次造反,他并没有说“我们要忠于大宋”,而是说:“军马尽都没了,兄弟们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造反也好,招安也好,都是基于很现实的利益考量。至于吴用,他甚至还建议大家背叛宋朝,投靠辽国。那么,他们的“忠”到底表现在哪里呢?
至于 “义”,书中确实有不少讲义气的人,比如说鲁智深对林冲,朱仝对雷横,都很仗义。但通观全书,更多的还是利害盘算,一地鸡毛。秦明全家都被宋江设计害死,妻子的头颅高高挂在城头上,他真的和宋江有情义吗?再比如扈三娘,她全家被李逵杀了个精光,自己被逼着嫁给了矮脚虎王英,她对梁山这帮人又能有多少义气呢?梁山好汉结拜的时候,念的誓词是:“若是各人存心不仁,削绝大义,万望天地行诛,神人共戮。万世不得人身, 亿载永沉末劫!”这种刻毒的诅咒背后,到底是对“义”的信任呢, 还是对“义”的不信任呢?整本书读下来,真的很难相信梁山是 个讲义气的江湖乐土。
但是,这种主题价值的缺失不是作者的失败,反而是他的成功。按照施耐庵的本意,未必不想把故事往“忠义”的方向上去靠,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忠于自我感受。他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就只能那样去写。就这样,他没能写出一本弘扬忠义的小说,而是写出了一本伟大的小说。
匿名回答于2022-07-11 0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