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古代时间的说法?

1、日

日是计量行星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口语中常俗称天。

一个太阳日约等于24小时

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09894秒。

2、候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

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

全年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

3、周

星期,又作周或礼拜,是古巴比伦人创造的一个时间单位,一个星期为七天。

星期的起源应该是连系著月亮的周期,因为七天大约是月亮一周的四份之一。

后来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明朝末年,它也随基督教传入了中国,因而称为礼拜。

在中国,可能是在8世纪时透过明教的传入,使中国有了星期的观念,并以“七曜”来分别命名。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土曜日是星期六。

中国在民国成立后改称星期,其中的“星”字便是指这七曜,但在日本、韩国和朝鲜仍沿用此名字。

匿名回答于2019-04-08 05:07:2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