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突出的问题是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所占比例不足。据教育部职成司统计,职业高中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分别占46.71%和2.7%,且专业课教师多从文化课教师改行而来或从大专院校直接分配而来,专业知识面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不足,职教教学理论缺乏,实践经验少。另据统计,专任教师中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仅占52%,“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不足25%。
匿名回答于2021-09-15 22:34:20
其次是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基本功较差,勉强应付教学工作,但是效果不理想。
匿名回答于2021-09-15 22:36:58
在编在岗教师人数不足,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专业教师紧缺,缺乏专职的生活老师以及年轻教师缺乏;
基础设施差主要体现在教师、教职工宿舍、运动场地不足,危房仍然存在,办学基本条件不能满足;
发展资金少主要体现在农村小学资金主要来源于按学生人数拨付的“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财政拨款;
留守儿童多不好管理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的缺失,把本应由家庭、学校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要求学校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这大大增加了农村小学教育和管理的压力。
生源减少的原因则主要是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的诱惑下,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选择将孩子送到城镇读书,造成已有生源的流失。
匿名回答于2021-09-15 22:38:41
二是受社会上一些院校“重效益、轻育人”行为的影响,一些教师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进而导致层层拔高使用的较多。
三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龄化,近年来由于编制问题一般学校都几乎没有进人,形成老中青教师青黄不接。
如卢氏县祁村湾小学9个教师中,45岁以上的6个,35岁至44岁的2个,一般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都在43岁以上。
四是环境差,待遇低,公办教师人心思走,许多有“门路”的中青年骨千教师纷纷挤向城区学校。
匿名回答于2021-09-15 22:38:47
师资力量代表一个学校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他决定了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成果,资质力量不足学校就无法完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匿名回答于2021-09-15 2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