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从唐朝武则天时期起创立的。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
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从唐朝武则天时期起创立的。
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匿名回答于2021-09-26 22:19:40
1.殿试这项考试是从唐代才开始的,殿试的创造者也是由武则天开创的,此外,殿试也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最高的一个阶段,殿试的目的和作用就是用来选拔各个优秀的朝廷官员。
2.殿试三甲名字分别为:
第一名称之为状元。
第二名称之为榜眼。
第三名称之为探花。
匿名回答于2021-09-26 22:23:34
匿名回答于2022-02-17 21:49:33
在宋太祖时期,第一、二、三名都是毫无例外的可以称为状元,而到了南宋以后,才有了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的称号。
匿名回答于2022-02-18 07: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