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乐观、机智、勇敢和他的神通变化是跟他闹天宫、闯龙宫、闯地府、斗神仙、妖魔鬼怪的故事情节是紧密相连的。离开了孙悟空,这些故事将大大失去光彩。而唐僧呢,在困难面前,一副脓包的样子。一味地行善却又好歹不分,常常打压孙悟空。
总的来说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讽刺神仙佛道,妖魔鬼怪为对象的,所以把取经的中心人物交给了孙悟空。如果说按照唐僧的角度出发描写取经则只会产生一个得道高僧,并对佛教及佛教徒歌颂。已然会失去了写作的目的。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0:40:53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1:40:08
然后写孙悟空受观音点化,保唐僧西行,一路上降妖伏魔,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灵山,取得真经,最后终于修成正果。
也可以这样说,假若没有孙悟空,唐僧他们是寸步难行。整部《西游记》,也还可以说是孙悟空的奋斗史,他绝对是第一主角。没有唐僧可以,但没有孙悟空不行。因为,若没有孙悟空,《西游记》这部书似乎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西游记》,是由玄奘西游的故事衍生出来的。从小说的开头看,作者从两条线展开这个故事——唐僧、孙悟空。对于一部长篇小说来讲,既是故事的需要,也是创作的需要。可以说唐僧和孙悟空都是主角。
比较这两个人物,小说的开头重笔墨演绎了猴王的出世和成长(出世、学艺、闹天宫、保唐僧),并且在唐僧取经的路上,所有故事中都已悟空历尽艰辛斩妖除魔的过程为主要情节。所以说唐僧取经只是故事的线索,小说要以唐僧取经始,并以唐僧取经收,但是真正的主人公却是孙悟空无疑。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6:43:41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3:25:55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3:54:56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4:54:25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5:27:21
孙悟空代表不认命的普通人,他不想死,所以去海外求学,学成后果然可以不用死,于是胆子越来越大,做的事一件比一件惊天动地,最后竟然想要当老大。孙悟空的优点是自信,缺点是自信过头,所以才被压在五指山下。
压了500年,他开始服软了,只要能出来,叫他干嘛都行。所以作为妖怪的他,毫不犹豫就答应观音,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开始不真心,还想按自己的规矩办事,但观音和唐僧是体制内的代表,有无数办法可以让他听话,也就是紧箍咒。
后来,孙悟空渐渐地就听话了,不再那么冲动,不再乱杀人,成了如来等人的工具。而他对自己的改变满意得很,所以他被改造得很成功。取经后的孙悟空,彻底的不是孙悟空了。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5:50:59
然后写孙悟空受观音点化,保唐僧西行,一路上降妖伏魔,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灵山,取得真经,最后他终于修成正果。
没有孙悟空,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整部《西游记》,可以是孙悟空的奋斗史,他绝对是第一主角。没有唐僧可以,没有孙悟空,《西游记》这部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3:05:06
匿名回答于2019-07-09 0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