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糅合了法家、道家、阴阳家学说的精华,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2、体现了浓厚的纲常伦理色彩。
3、以国家法为主体的同时,确认“民间法”的效力。
4、中央机构具有最终立法权审判权。
5、法律对特定人群的豁免与议罪制度,封建时代主要体现了官僚、贵族享有法定特权,良、贱同罪异罚。
6、诸法合体,混合编纂法典。从战国李悝的《法经》起,直到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大清律例》,都以刑法为主,兼有民事、行政和诉讼等方面的内容。
7、司法权不独立。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司法机关很难独立行使职权。中央虽设有专门的司法机关,但它的活动或为皇帝所左右,或受宗室、外戚、宦官、权臣干涉,或受中央行政机关牵制。
匿名回答于2021-09-27 22:18:31
匿名回答于2021-09-27 22: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