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有了剩余。氏族首领在分配看懂产品时,除了保证公社成员日常生活需要外,将剩余产品自己保存起来,据为己有。逐渐形成了初期的家族奴隶制。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家族奴隶制不断壮大。进而形成了部落联盟。
因此可以看出,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总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以及分配的不均等。
匿名回答于2021-06-05 21:51:59
一般而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交换的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发展和原始公社的解体。
私有制是剥削和奴役的根源。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富人和穷人、主人和奴隶、贵族和平民、财产私有者和无产劳动人民。
社会分为两个敌对阶级:剥削和被剥削。因此,奴隶制社会是在原始公社解体的基础上产生的。
匿名回答于2022-06-30 20:36:56
从金石并用时代到铁器时代,是原始社会的解体时期,也是阶级社会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生产有较大发展,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在生产中的地位的提升,男性逐渐取代女性取得了社会的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公社形成了。在父系氏族公社内,出身和世系按男子的系统计算,实行父系财产继承制。夫居妇家制度变成了妇居夫家制,不稳定的对偶婚逐步向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过渡。妇女的地位逐渐下降,父系氏族首领改由男子担任,氏族议事会由各大家族的族长组成,原来由全体成年男女参加的氏族议事会,现在由全体成年男子参加。
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集体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由此产生了私有制,随之也出现了阶级。氏族中出现了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到了末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开始破裂,一些氏族成员脱离自己的氏族,到别处和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杂居,同时氏族也不断接纳外来人,于是出现了按地域划分的农村公社。
到了这时,原始社会基本上就已经瓦解了,不同阶级之间出现了斗争,随着情况的深化就出现了国家来对人民进行有效的统治,许多文明的原始社会解体后都进入了奴隶社会。
匿名回答于2021-06-26 0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