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1-11 01:12:28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匿名回答于2021-01-11 01:12:45
屈原的称号有:三闾大夫 、江上流人、左徒、屈子、醒魂、骚人、放臣、忠魂、汨罗魂、清烈公。除此以外还有“湘累”、“楚累”、“累臣”、“屈公”、“楚子”、“楚魂”等称呼。因《楚辞》中记有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语言,屈原被后人称为独醒人,独醒士,醒魂。
2.古人用“子”尊称圣贤,因此屈原也被称为“屈子”。
3.屈原投于汨罗江而死,后人遂称之为“沉湘人”“汨罗人”“湘累”。
4.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以身殉国,被称为“楚累”“累臣”。
匿名回答于2021-12-23 18: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