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唐代的酒有哪些特点?

隋唐时期的酒有很多种,如果只从名称来论,大约有300多种。以下介绍几种唐朝常见的酒类:

1、谷物酒,也就是用谷物酿造的酒,谷物酿制的酒类很多,最著名的有:宜城酒,因产地在宜城,故称宜城酒。桑落酒,十月份,桑落时酿制的酒叫作桑落酒。梨花酒,又称梨花春,因在春天梨花开放时酿成而得名。鹅黄酒,因酿造出的酒色呈现鹅黄色而得名。小红槽,酒色如胭脂,因此叫作小红槽。菊花酒,汉代就有的一种酒,是用菊花和糯米酿成。从汉魏开始,重阳节饮菊花酒成为习俗。

2、果品酒,也就是用果品酿造的酒品,在我国,果品酒种类较少,饮用也不广泛,但隋唐时期,种类开始增多。这一时期有:葡萄酒,汉代从西域传到中原的一种酒,是用葡萄酿制而成,相传,唐太宗曾在宫苑之中自己酿制葡萄酒。在唐朝,很多诗人也常饮葡萄酒,而且留下了大量关于葡萄酒的诗句,最著名的是王翰《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甘蔗酒,用甘蔗酿制,隋唐时期从我国传入,其酒色黄赤,味变香美。槟榔酒,用槟榔酿制的酒,唐朝从林邑国(越南)传入。椰花酒,用椰花酿造,唐朝从诃陵国传入,此酒味甘。

匿名回答于2019-07-09 00:26:22


在这秋高气爽的天气,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在近三百年的岁月中, 唐代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大都呈现出蓬勃向上、 生机盎然的发展态势,国力强盛且文化环境宽松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全面发展。较为宽松的酒政策更使得酒文化日趋繁盛, 作为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酒文化在诗歌中也得以集中体现。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唐代的酒主要由官营酒坊、 民营酒坊和家庭自酿三个渠道来供应。官营酒坊由朝廷和各级官府控制, 形成统属严密、 产品专用的生产体系。官酒大致可分为御用酒和地方官酒两部分。御用酒是专供皇族或国事使用的酒。

如刘宪《陪游上苑遇雪》中写道:“ 花光并在天文上, 寒气行消御酒中。徐彦伯在《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中写道:“御酒瑶觞落, 仙坛竹径深。”陈子昂在《登泽州城北楼宴》中写道:“且歌玄云曲, 御酒舞熏风。”岑参在《送郭仆射节制剑南》中写道:“玉馔天厨送, 金杯御酒倾。”在这些诗句中提到的酒即是宫廷中的御用酒。而地方官酒是各州镇官营酒坊酿造的酒。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身体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匿名回答于2019-07-09 05:59:09


古代的酒因为酿酒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的原因,酒的度数都比较低,类似于今天喝的米酒酿,还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葡萄酒,和我们今天喝的葡萄酒也不太一样,酿制的方法使用的原料都不一样。

匿名回答于2019-07-09 07:45:28


唐代的酒诗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扩大了诗歌 的题材,充实了唐诗的思想内容,开拓了诗歌的境 界,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以及唐代诗人的忧患 意识。

许多优秀诗篇洋溢着要求建国立业的豪情,抒发了“济苍生”“安社稷”的壮志,表现出蔑视权贵、对 自由生活向往的感情,歌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 二是作品数量多,作家多,为前所未有。

清代康熙年间编 辑的《全唐诗》多达900卷,收录唐诗48900多首,加 上《全唐诗》补编,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而唐代 诗歌中涉及到酒的诗歌就有5000多首,约占唐代诗 歌的十分之一,约是先秦、汉魏六朝酒诗的十几倍。

就诗人而言,酒诗的作者近千人,约是先秦、汉魏六朝酒诗作者总和的五六倍。 可谓人材济济,阵容壮 大。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更是著名的酒诗 人。

酒诗作者除文人外,还有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伶工、歌妓、婢妾、商贾、医卜、渔樵、僧道等,他们都为 唐代酒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唐代酒诗在各个历史阶段都经久不衰,这与唐诗的发展 略有不同,据不完全统计,初唐有王绩(18首)、王勃 (8首)、骆宾王(4首)、沈佺期(6首)、宋之问(14首) 等;盛唐有李白(206首)、杜甫(232首)、王维(38 首)、孟浩然(23首)、高适(45首)、岑参(93首)、王 昌龄(15首)等;中唐有白居易(595首)、元稹(82 首)、刘禹锡(89首)、李贺(54首)、韩愈(58首)、孟 郊(34首)、贾岛(15首)、刘长卿(22首)、张说(27 首)、卢纶(27首)、柳宗元(8首)等;晚唐有杜牧(67 首)、李商隐(54首)、韦应物(44首)、陆龟蒙(69 首)、皮日休(79首)、司空图(26首)、杜荀鹤(36 首)、郑谷(47首)、许浑(91首)等,接连不断地创作 酒诗,使酒诗不论是数量还是成就都达到空前未有的程度。

三是各种诗体形式已臻成熟、完备。唐代继 承和发展了汉魏以来的诗体,自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的古诗、乐府,以至律诗、绝句各种体裁,皆应有尽 有。唐代诗人继承齐梁以来在声韵方面的成就,完成 和创造了七言古诗、五、七言近体等诗歌形式。

近体诗形式整齐,格律谨严,声调和谐,富有形式美和音 乐美。 对于汉魏乐府,不仅借用古题充实新意,而且创作了许多歌行体和“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中国 古代诗歌的各种体裁,至唐代已经成熟完备。

唐诗的这一特点在酒诗中亦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体现。就其 数量而言,在酒诗中,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为最多,其次是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再次是古诗和乐府杂 诗。 七律酒诗如杜甫的《曲江对酒》、《琴台》、《九日》、《登高王维的《酌酒与裴迪》,白居易的《与梦得沽 酒闲饮且约后期》,李商隐的《杜工部蜀中离席》……等;七绝酒诗似乎比七律酒诗要多,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少年行》,李白的《客中作》、《山中与幽 人对酌》,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王翰的《凉州饲》,白居易的《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李商隐的《龙 池》、《花下醉》,杜牧的《清明》,皮日休的《春日酒醒》,陆龟蒙的《和袭美春忆酒醒》,王驾的《社日》,韩 惺的《醉着》等;五律酒诗如李白的《赠孟浩然》、《赠钱征君少阳》、《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杜甫的《发潭 州》、《不见》,高适的《醉后赠张旭》,卢纶《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因寄回使》,李廓的《落第》等;五绝 酒诗如李白的《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哭宣城善酿纪叟》,白居易的《问刘十九;K司空曙的 《留卢秦卿》,于武陵的《劝酒》等;在古体酒诗中尤以 李白为最多,如《江上吟》、《梁园吟》(一名《梁苑醉酒 歌》)、《月下独酌四首》、《江夏赠韦南陵冰》、《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下 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把酒问月》等,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醉时歌》等,李颀的《赠张旭》,张谓 的《湖中对酒作》,李贺的《秦王饮酒》、《致酒行》、《将 进酒》等。

乐府杂言酒诗如李白的《将进酒》、《杨叛 儿》、《行路难三首》、《襄阳歌》,杜甫的《短歌行赠王 郎司直》,卢仝的《有所思》等。这些酒诗的形式,为唐 诗体的大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是流派众多,风格丰富多彩。这是唐诗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唐代 酒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唐代诗坛百花争艳,千姿百态。 其中较突出的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白 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派”等;被称为“诗仙”的李 白、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则是唐代诗人的杰出代 表,他们把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在数量众多的酒诗 中,有的酒诗是他们的代表作,有的是他们诗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有的是他们诗中的诗眼,有的为一篇之 骨,有的为一篇之髓,对形成某个诗歌流派,成就伟大诗人,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就其酒诗的风格而言, 有的雄浑、高亢,有的飘逸、清奇,有的沉郁、顿挫,有的绮丽、纤冶,有的幽深、奥峭,有的冲淡、平易,真是 百花争艳,万紫千红。 五是唐代酒诗的主旋律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拯救时代的忧患意识在众多的酒 诗中强烈地跳动着。

许多优秀诗人满怀对社会的责任感,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针贬时弊。许多优秀 酒诗谴责了统治阶级的骄横昏聩、强征暴敛和荒淫奢侈,抨击了不义之战,暴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 祸,流露出对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

同时,这些酒诗也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生 活情趣。

匿名回答于2019-07-10 04:46:0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