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三国演义三奇三绝?

三国演义里三奇三绝是:曹操、诸葛亮、关羽。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亦是一部歌颂作者理想中的英雄人物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一曲明主、贤士和良将的颂歌。

所谓的"三奇"是说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所谓"三绝"是指诸葛亮的"智绝",关羽的"义绝",曹操的"奸绝"。

匿名回答于2021-09-12 19:29:54


三国演义中三奇三绝其中古往今来第一人是诸葛亮。

志向高远,心胸坦荡

诸葛亮虽然父亲死得早,和兄弟们相依为命,可是他却有远大的志向,高卧隆中时,曾经把自己和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管仲乐毅相比。尽管当时人不以为然,可是诸葛亮依然如故,笑傲天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好像没有管仲乐毅也不会有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相信了世界上可能有齐桓公燕昭王。那么他就一定要做他的管仲乐毅。

谋略出众,见识非凡

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隆中对策,让人看到诸葛亮非凡的洞察力。当年在草庐中,一席话惊醒刘备梦中人,从此与诸葛亮鱼水情深,引为知己。那个时侯诸葛亮已经认识到曹操暂时不可抗拒,而孙权才是自己的同盟军。

乱世君臣,不离不弃;辅佐弱主,鞠躬尽瘁

在诸葛亮辅佐刘备的时候,刘备刚开始其实并不被人看好,他既无曹操拥有广大的土地和人民,也不向孙权占据江东经历三代。这时候的刘备一直处于事业的低谷,在曹操的一路追击之下,仓皇逃遁。刘备去世时候,在病榻旁托亮辅政,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帝王话语诸葛亮自然是听得明白,于是后来事必躬亲,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于是出师表明世,陆游评价其“千载谁堪伯仲间”。这么一个忠心为国的好臣子,统治者得知,自然倒履相迎。

作为文人,入仕帝王家是不二选择,是实现“立德、立功、立言”的康庄大道。而诸葛亮一生正是完美诠释了文人心中这一梦想,从先主三顾茅庐开始进入政治集团,一路兢兢业业,白帝城受命于危难,而后挽狂澜,立下不世功勋……

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匿名回答于2021-09-12 19:49:04


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是: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匿名回答于2021-11-15 04:43:55


三国的三绝指的是诸葛亮的智绝、关云长的义绝、曹操的奸绝,三绝是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提出的,说“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三奇是曹操、诸葛亮、关羽。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匿名回答于2022-02-14 20:41:2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