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毛泽东在1962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完整地提出。这一方针,反映了农业和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两大经济部门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中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客观经济规律。
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农业是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化的基础,农业发展使一部分劳动者脱离农业劳动从事其他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从而使社会分工发展,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得以从农业中逐步独立化出来;农业为工业及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等基本生产资料,成为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能为工业提供原料,为工业品提供市场;能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能为工业及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不断输送劳动力,促进他们的发展。
以工业为主导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工业能为农业技术改造和发展农业经济提供物质条件;能生产装备轻工业的成套机器并提供原料,促进轻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为运输业、通讯传播事业、建筑业等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能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部门提供科学实验的先进仪器设备和各种实验手段;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
中国是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大国,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发展其他事业的前提,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更有特殊意义。
匿名回答于2021-08-31 04: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