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常遇辑有《澄鉴堂琴谱》,其子徐新、徐祺继承家学,琴艺高超,当时享有“江南二徐”的盛誉。徐祺游历了大江南北,加工整理了虞山派、金陵派、吴派、蜀派传曲,辑《五知斋琴谱》。
匿名回答于2022-04-15 22:53:32
徐常遇字二勋,号五山老人,其古琴演奏风格崇尚“淳古淡泊”,取音柔和,善用偏锋,节奏也比较自由而不拘。徐常遇之所以能成为一派之宗,主要原因是他受当时浪漫主义和感伤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指法探微浅奥,积古人之未尽”,与早半个世纪形成的著名琴派“虞山派”的 “轻、微、淡、远” 琴风相近而有所发展,因而博人喜爱。
但是他主张古曲没有不尽之处,只能删而不能增,为了阐明自己的主张,他还比喻说“如删得不好,最多如古玩字书虽有破损,其未损处未必减色,如果增得不好,就象清水加进了污浊,就再也无法还其本色了”;甚至强调“既是加得极佳,也总非古人所有”。
匿名回答于2022-07-12 0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