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是公爵的一种称谓,古代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依次顺序自然是公爵大于侯爵,侯爵大于伯爵了。爵位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俸禄上,还有身份,穿什么衣服,府邸是几进,娶老婆的数量都有定制的。
匿名回答于2020-09-07 19:02:05
中国历史上关于爵位的记载,《通典.职官.封爵》中记载了商朝只有公、侯、伯三等爵位,而周朝,爵位划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五种爵位都是世袭罔替,有属于自己的封地。
当然,这种五等爵位的划分都是夏商西周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爵位的划分就开始发生了变动,开始出现卿和士大夫等不同的爵位。而秦汉时期则是按照军功实行用二十等爵制,曹魏时期才正式废止。此后,其他的一些朝代也都还是有类似于侯爵,伯爵,公爵的划分,只不过官职不同,叫法也不一样了。
匿名回答于2021-10-14 06:52:49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除了封王,公为首,候次之,伯排第三。因此,国公也就是公爵要高于侯爷的候爵,也高于伯爵,而侯爷则是高于伯爵,低于公爵,伯爵则是要比国公和侯爷都低,属于三者中地位最低的存在,国公是最高级的品阶,属于一品大员。
匿名回答于2022-08-25 18:45:24